看《知否》電視劇時,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就是「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明蘭雖然是個死了親娘的孤女,但衛小娘在世的時候就為她謀劃好了出路(去壽安堂投靠老太太),雖然衛小娘還沒有見到明蘭住進壽安堂就死了,明蘭的姨母接著去盛家鬧了一場,把明蘭往壽安堂又推了一把。
最后由于祖母的憐惜,明蘭順利進入了壽安堂,改變了命運。
可看了《知否》原著后才發現,進壽安堂并非明蘭自愿,而且也受到了不少阻力,她能在不受寵沒背景的情況下成功擠進壽安堂,全憑自己的努力。
而且盛老太太養過那麼多孩子,身為庶子的盛纮,故交之女林噙霜,以及最討她歡心的華蘭,但誰都沒能走進這個孤寂老太婆的內心,為什麼明蘭能成為她的心肝兒肉,能成為她拼死保護的對象。
1,
失去親娘的明蘭在跟隨父親上任時病了一路,到登州后才有些好轉,可壽安堂的老太太又病了,大夫說老太太是心中郁結寡歡的緣故,建議老太太多走動,多說話。
盛纮為了表達孝心,特意提出要把一個女兒送到老太太身邊養著,有個孩子在身邊,壽安堂總能熱鬧些。
盛纮做出這個提議時是想送墨蘭過去,一來是為了緩和盛老太太和林小娘的關系,二來也給墨蘭庶女的身份鍍層金。
林小娘自然很上道,早早給墨蘭做好了思想工作,讓她每日去壽安堂伺候老太太,先建立感情。
王若弗雖然不舍得把自己的親生女兒如蘭交出去,但也不想看著這麼大的便宜被林小娘占了,就整日拉著明蘭去給老太太請安。
最終老太太定下了選明蘭,這個消息一出,幾家歡喜幾家愁。
林小娘還求著盛紘再去爭取,結果還是被老太太回絕了。
「當初你就是以骨肉親情為由,沒有讓大娘子養墨蘭,怎麼現在倒舍得了?」
「我知道你一大半心都給了林小娘,可墨蘭自己機靈,又有她這麼個親娘在,你少操些心也不會掉塊肉。倒是六丫頭,孱弱懵懂,親娘又早逝,你該多看顧她一些,那才是個無依無靠的。」
盛老太太幾句話把盛纮說得啞口無言,可她選明蘭的真正原因并不是這個。
房媽媽感慨, 「可惜了四姑娘,且不說林小娘如何,她倒是個懂事的孩子。」
老太太卻說, 「一朝被蛇咬,我是怕了那些機靈聰慧的姑娘了。她們腦子靈光,心思重,我一個念頭還沒想明白,她們肚子里早就轉過十七八個彎了,還不如要個傻愣愣的省事。」
盛老太太前頭已經養過幾個孩子,盛纮是個表面恭敬的假孝子,林噙霜直接背著她去爬了盛纮的床,只為了留在盛家不外嫁,聰明機靈的華蘭雖然很討她歡心,但終究跟她隔著一層。
而明蘭既沒有林噙霜那般識文斷字,能寫會畫,也不如華蘭伶俐討喜,能哄她開心,但她已經見識過聰明的丫頭,也被聰明的丫頭耍弄過,所以寧愿養個傻丫頭。
反正她要的只是多個人說話而已,是聰明是憨厚都無所謂,反而傻的會更好,至少她不用費心思去猜了。
所以,明蘭能進壽安堂,是各方爭奪利益的結果,正室娘子和寵妾互不相讓,老太太自己又想選個憨厚老實沒背景的,明蘭剛好符合這個條件。
2,
在壽安堂住下后,明蘭從不開口索要什麼,見識過老太太衣食上的清貧后,明蘭甚至省下自己的零花錢給祖母買零食。
這樣憨直的性格讓盛老太太哭笑不得,捏著明蘭瘦得只剩下一把骨頭的臉,盛老太太決定好好養活這個孩子,至少先養點肉出來。
以前眾人在壽安堂吃早飯,只有稀飯配咸菜,明蘭去后的第一頓就見識了什麼叫鳥槍換大炮,一個早飯都有十來種糕點,明蘭驚訝的眼珠子都快掉進了碗里。
不僅如此,明蘭還能睡著暖和的被窩,起來就有熱毛巾等著擦臉,一根手指頭都不用動。
明蘭的身份低微,從小就被各種克扣,祖母給她配齊了所有東西,連胸前的大金鎖都是現打的,成色款式都不輸如蘭。
王氏想把明蘭接到自己的身邊約束,說是姑娘大了該有自己的院子,可老太太卻執意要把壽安堂隔壁的院子整理一下,讓明蘭搬過去住,離得近也好有個照應。
對于這個院子王氏連著收拾了三次,盛老太太看了都不喜,說太簡陋了,不適居住。最后盛纮請了泥瓦木匠將小院里外整修一番,重新粉刷油漆修葺,足足弄了半年,盛老太太才點頭。
搬個家都這麼折騰,盛老太太就是想讓盛府上下都知道,六姑娘明蘭是她的心頭肉,便是搬出了壽安堂,也不能怠慢輕視。
明蘭搬到穆蒼齋時,祖母送了她一些擺件,雖然看著簡單,但有眼力勁兒的人都能看出這是值錢的好東西,林小娘聽聞后更是氣得直跳腳。
她原本以為老太太是個窮鬼,才把日子過得清貧,所以才費盡心機勾引盛纮,留在盛家過好日子。
現在看來老太太是個深藏不漏,有的是好東西和金銀,若是當初能許給她許多嫁妝,讓她有傍身錢和依靠,她巴不得出去做個正頭的大娘子,又怎會給盛纮做妾!
其實盛老太太就是這樣的人,你越是想從她那里得到什麼,她越是不給,巴結討好根本就沒有,反而像明蘭這樣,啥也不要,一切全憑本心,盛老太太越是愿意給她好東西。
盛老太太對明蘭好,并不是因為她哈巴狗似的巴結,小松鼠似的討好,而是明蘭對她一直都很真誠。
盛老太太要給穆蒼齋添置丫頭,明蘭直接拒絕了。
「先等一等,回頭我自會向祖母要人的,這會兒還說不準。」
「總要等人家先發了招數,咱們才好應對。」
果然,王氏和林小娘都送來了丫頭,最后壽安堂撥去了更有資歷的翠微,才算壓住了她們。
明蘭事后跟祖母坦白。
「留著這個空當,好讓大娘子派個差不多的。若一開始就留翠微在穆蒼齋,大娘子派個更有資歷的,難不成祖母再添人來壓制?那不成了婆媳打擂台了?
但愿我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吧。」
丹橘害怕明蘭的直白會惹老太太不快,畢竟她不是明蘭一個人的祖母,可房媽媽卻感慨明蘭聰明。
老太太活了大半輩子,什麼樣的人沒見過,什麼樣的鬼祟不知道,六姑娘自小聰明懂事,卻唯獨在老太太面前從無遮掩,不論好的壞的,明的暗的,把心里話坦露干凈,這是對至親至愛之人才有的信任。
老太太這麼多孫子孫女,為何這般疼愛六姑娘,因為只有她是真真正正拿一顆心來體貼孝順老太太的。
明蘭把祖母當成最愛的親人孝順,發自內心的愛才會換來老太太同樣的體貼呵護。
3,
明蘭感情路不順時,祖母摟著她。
「膝蓋摔疼了,祖母幫你揉,心疼了,祖母以后幫你找更好的婆家。」
明蘭出嫁時,臨出門前祖母突然抓住她的手,顫抖的聲音叮囑著: 「明丫頭,要好好的。」惹得盛紘都流了兩行淚。
嫁做人妻的明蘭三日后回娘家,祖母拉著她上下左右看了一圈,飯桌上不是為她深受寵愛而高興,而是提醒她要好好經營婚姻。
「女人要想婚后過得好,一是要手里有錢,二是要身邊有心腹」。
她讓明蘭不要過分依賴顧廷燁,自己能過好日子才是真本事。
她時時留意明蘭在侯府的消息,得知康姨媽經常光顧侯府,還成了小秦氏的座上賓,時時刁難明蘭,還送了個庶女去給顧廷燁做貴妾后,大發雷霆。
火速趕往侯府去提醒明蘭,幫她處理掉這個棘手的妾室后,又回到家沖兒媳發火。
對于這個愚鈍偽孝的兒媳,和康家那門無賴親戚,她認了許多年,可這一次她們伸手動了明蘭,盛老太太就忍不下去了。
讓兒媳在人來人往的院子里罰跪,還警告她不許跟康家再來往。
幫明蘭出氣后,她卻引火燒人,差點被康姨媽設計毒死。
她對明蘭的愛護是不僅后果的,同樣也換來了明蘭豁出性命的報恩。
明蘭為了她冒著被娘家舍棄,被丈夫怪罪的風險,帶著侯府的護衛圍困娘家,私自給盛纮遞假條,威脅嫡母,誆騙姨母,嚴刑拷打,逼出供詞,只用了兩天時間就把康姨媽犯罪的過程弄得清清楚楚。
面對王老太太的步步緊逼,她一步也不退讓,非要讓康姨媽殺人償命。
顧廷燁很欣賞她的果敢,也吃醋她為什麼可以為了祖母不顧一切,卻不愿把真心交付給他。
明蘭只回答了一句話, 真的愛一個人就會關心則亂,知道她有危險時不會算計太多,就只想著保護她,替她出頭。
祖母對她是這樣的,她對祖母也是這樣的。
4,
作為一個身份低微又沒人疼愛的孤女,明蘭能遇到盛老太太這樣的祖母是何其榮幸。
盛老太太本來養明蘭不過是為了解個悶兒,是明蘭用自己的真心和至孝感動了這位祖母,為自己換來了真心的呵護。
祖母為她蒙難,她豁出自己的一切也要給祖母報仇,這是感恩,也是真情。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就是這樣的,你對別人的好要是帶有目的性的,別人再笨也能感受出來,自然也不會給出真心的回饋。
只有發自內心的愛才能換來真情實意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