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為啥林小娘死后,長楓很少露面了?這事和祖母脫不開關系

小九 2023/03/22 檢舉 我要評論

《知否》為啥林小娘死后,長楓就很少在盛家露面了?

這事和祖母脫不開關系!

林小娘為著林棲閣的顏面,豁出了盛家的名聲,只為把墨蘭送入高門。

墨蘭出嫁的那一刻,也是林小娘徹底在盛家倒台的那一天。

盛纮之所以留著林氏的性命,完全是為了盛家考慮。

原本墨蘭和梁晗的關系就鬧得人盡皆知,

要是這個時候處置了林噙霜,很容易引起別人的猜想。

就像衛小娘難產離世,祖母不讓盛纮發賣下人,

以免在盛纮升官前鬧出麻煩,是一個道理。

盛纮沒了辦法,只能求到老太太面前。

但其實,盛纮一開始并沒有下決心打死林小娘,

甚至還在祖母跟前為林氏求情。直到祖母一針見血的說出了一番話。

墨蘭馬上就是別家的人了,而長楓卻一直要待在盛家結婚生子,延續香火。

長楓的未來勢必會影響盛家。

為了不讓盛纮扣留宮中的事情再發生,

盛纮必須解決掉林氏,并且讓長楓遠離。

林氏母女一心為了高枝,連血濃于水的長楓都不曾顧及。

長楓第一次科考落榜,正在家準備「復讀」。

墨蘭的名聲要是在此時毀了,最先影響的就是長楓的仕途。

如果外人知道長楓的親妹妹是個「不檢點」的,

他還沒參加第二次科考,就已經沒什麼未來可言了。

自私的親娘和妹妹,徹底傷了長楓的心。

長楓和林氏相處的時間不長,所以沒有受到林小娘的影響。

林小娘變賣地契被王若弗抓包的時候,

王若弗三兩句就把長楓嚇住了,長楓還「聽話」的打了林氏。

這說明,長楓一直都是以「自保」為主的行事風格。

這一點,倒是和盛纮很像。

長楓很清楚自己的前途高于一切,

有沒有林氏,他都是能夠記在族譜上的盛家子。

沒了林氏,長楓或許能在仕途上走的更遠。

盛家未來一定會分家,長楓早晚要自立門戶,

拖著一個「有前科」的生母小娘,怎麼算都是個「累贅」。

這筆賬,長楓算的很清,哪怕林小娘沒有死,他也不會再和她有什麼牽扯。

三蘭出嫁后,長楓的婚事也有了著落,娶到了名門「柳氏」的嫡女。

有柳家的幫襯,長楓的仕途會順利很多。

柳氏和海氏一樣,有盤算、明是非,比長楓要更通透。

有她在,長楓就算還想著林小娘,也會被柳氏狠狠拿住。

衛小娘和小明蘭的生活窮的有多離譜?

一個東西證明墨蘭和如蘭的物質生活,甩出小明蘭十條街

《知否》第一集,衛小娘身邊的小蝶就因為「炭火」的事,

跟盛家的其他下人吵了起來。

雖然架吵贏了,但小蝶最后帶回院子的炭,

并不是能在屋內燒的炭火,而是做飯燒水時灶下的炭火。

弄了滿屋子的煙不說,還白白浪費了份例。

衛小娘勸明蘭去侍奉祖母的時候說過,祖母所在的院子,用的都是銀骨炭。

銀骨炭是一種極其優質的炭火,通體白色,無煙難燃,不易熄,

自古都是貴族才用的起的東西。

一塊就足以挨過一晚上,點上之后是「入此室處,溫暖如春」啊。

祖母是勇毅侯府的千金小姐,這些不過是尋常之物。

祖母當時屋里沒有一點裝飾,吃的也是最簡單不過的飯菜。

原著里的明蘭一度覺著祖母是個窮光蛋,

還省下零花錢給祖母買好吃的,逗得祖母哈哈大笑。

即便祖母深居簡出,保暖上也是一點都不含糊。

華蘭納征禮上,盛家幾個蘭齊齊站在前廳,等待袁家的人來下聘提親。

因為是冬天,小如蘭和小墨蘭全都手抱著「湯婆子」,

還穿著暖和的嶄新冬衣,出席這種盛大場面。

反觀明蘭,不僅衣服是舊的,手上也沒有什麼能夠取暖的東西。

和其他兩個蘭并排站的時候,還很尷尬的理了理衣領。

同樣是盛家的女兒,這待遇就很明顯了。

湯婆子的制作工序其實不難,用銅或錫做原材料,制成一件呈扁圓形的容器。

由于湯婆子里面需要灌的是開水,溫度較高,

容易燙傷人,所以使用時需要在其外面包布。

安陵容因為天象落魄的時候,依然有熱水,能灌湯婆子暖腳。

小明蘭竟然比安小鳥過得還差。

一旁的盛纮顯然已經注意到了明蘭窘迫的樣子,

只是當下最要緊的是袁家人,以及華蘭的婚事,

他對于明蘭是不是足夠暖和并不關心。

這恰恰說明,盛纮前期是個只顧家族和自己的自私鬼。

明蘭到祖母跟前撫養后,被祖母當成心肝一樣的養著。

湯婆子這種最基本的取暖物件,肯定是應有盡有。

不止有湯婆子,還有各式各樣好看的冬衣、首飾。

真真應了祖母說的,她把瘦的只剩皮包骨頭的小明蘭,

養成如今知書達理、花朵一般的大姑娘,實在是不容易啊!

祖母提到的「冰酥酪」是啥?古代人竟然會用到「冰箱」降暑!

盛家三蘭給祖母請安的這場戲,可以說是各懷鬼胎啊!

墨蘭因為和梁晗偷歡成功正在沾沾自喜。

如蘭和文炎敬在花園相遇之后,也暗自開展了地下情。

而明蘭則是在思考如何不著痕跡的戳破墨蘭奸情。

每個人都有秘密,卻依然要來向祖母請安,實屬不易啊。

天氣炎熱,連祖母都時不時的拿帕子擦汗,可見溫度實在是太高了。

祖母心疼小輩,讓人準備了冰酥酪。

光聽名字就知道一定很好吃,而且還清涼消暑。

冰酥酪是當時一種常見的甜品,口感有點像我們今天的酸奶。

冰酥酪是用牛奶、發酵的醪糟,以及水果點綴而成的。

古代沒有冰激凌,但這一碗冰酥酪下去,也很爽啊!

從冰酥酪能看出,宋朝時,就已經有「冰」的存在了。

崔媽媽在一旁拉的「風扇」里,就存放著冰。

通過轉動風扇,將冰散發出來的涼氣,吹到屋內各個角落,

瞬間有空調那味兒了哦!

古人還會在這個「冰箱」里,放上一些當季瓜果,吃一口別提多涼快了。

這個存放冰塊的箱子,是由導熱性弱的特殊材料制成的,

能長時間、且大量的保存冰塊。

《夢華錄》中,趙盼兒開茶樓時,就用到了大量的冰,

後來還因為買不到冰,一度開不下去。

冰在古代的用量很大,賣冰的商販都是大戶,這可是一門相當賺錢的營生。

每到夏天,宋朝的街上總會出現很多「冰飲」店。

因為思想文化開放,待字閨中的小姑娘,

還能和其他好姐妹,相約一同上街「喝飲料」。

沒有「冰箱」,用不起冰的人家,會在家中的水井深處,放置一些吃食。

地底越深,溫度就越低。

雖然比不上冰塊解暑,但也足夠了。

沒有「空調」的,則會在家里搭建涼棚,夜半睡在樹蔭下,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除了冰塊能解暑,《知否》中經常出現的「團扇」,也是炎炎夏日的必備單品。扇子不僅能用來扇風,還可以做為人們出行的「點綴」,

就像姑娘家的扇子會繡些花啊鳥兒的,

而男人的扇子,則會提一些詩詞什麼,賣弄一下「文人風骨」。

古代沒有空調,也沒有冰箱,但卻依舊可以熬過每一個酷暑,

小編必須得感嘆一下古代人民的智慧啊!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