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甄嬛傳》的寶寶們,都知道皇上不愛宜修,即使給了她皇后的名份,在心里依舊沒有把她當妻子。
但是劇中卻有一個特別溫馨的場面,那就是皇上親自喂宜修吃了一口燕窩,還囑咐她要照顧好自己。
但是溫馨的背后,卻是皇上對她的算計。
以宜修以往的智商,肯定知道皇上的意思,但是她卻陶醉在這份虛假的柔情里,不能自拔。
皇上遞過來的一湯勺燕窩就暖了她的心,可見平時,她是多麼的缺愛啊!
明明權力和金錢什麼都有的皇后,卻被皇上目的性這麼強的舉動,感動的一塌糊涂呢?
首先,皇上之前對她不好,好顯得難能可貴。
宜修雖然貴為一國之母,但是皇上一個月只有十五才去她宮里陪她。
相比于其他得寵的妃子,少之又少。甚至有時候,皇上十五都不去。
即使皇上過去,就連說話都要小心翼翼,生怕那句話說錯了,惹皇上不高興。
有一次皇上過去吃飯,她親自做了一桌子菜,鴨子湯特別合皇上的胃口,皇上一連喝了兩碗。
宜修為了提醒皇上,搬出老祖宗的規矩,食不過三。本來說得沒錯,是皇后的職責范圍之內。
但是皇上卻不高興了,撂下筷子走人,把擦手的手帕還直接扔到地上。
後來,新人入宮,她只是問了一句皇上是讓新人侍寢還是去華妃那里。就被皇上反問,你是在試探朕嗎?
本來好意提醒皇上新人可以侍寢了,卻被皇上懷疑是在試探。
知道她最看重權力,卻依舊讓華妃協理六宮,分她的權力。
知道華妃行事囂張跋扈,總是不把她放在眼里,還處處打壓她,還是沒有一點替她說話的意思。
因為皇上不愛她,所以根本不在乎她的感受。
其實,之前在府里的時候,皇上對她也不算愛,雖然承諾她只要生下孩子,就讓她當福晉。
但是,偏偏純元來看她的時候,跟還是王爺的皇上看對了眼,兩個人墜入愛河。
還沒等她孩子出世,純元就坐上了福晉之位。
所以,皇上根本不愛她,更諷刺的是,她當上福晉還是純元皇后死前讓皇上好好照顧她。
宜修從來沒有得到過皇上的愛,皇上最多對她是禮遇,從來沒有親昵的行為。
所以她才特別渴望皇上的親昵,當皇上喂她吃燕窩的時候,她才非常的感動。
她只享受當時那份美好的體驗,忘記思考,也忘記事出反常必有妖。
其實,皇上這麼做,只是為了堵住她的嘴而已,不想讓她繼續往下說了而已。
當時的場景是她借著給皇上送燕窩的由頭,去告華妃的狀,華妃因為吃醋殺了福子,還為難富察貴人。
本意是希望皇上懲罰華妃,但是在這之前皇上為了拉攏年羹堯,已經賞了華妃東珠,所以,根本不會處罰華妃。
他又不想跟皇后說太多,又想要安撫她的情緒,讓她繼續盡心管理后宮,所以,直接喂了她一勺燕窩。
其實是不希望她往下再說了,也安撫一下她不平衡的心。
告訴她朕心里是有你的,這樣就可以讓宜修心甘情愿的為他打理后宮了。
自卑的宜修卻把皇上給她的小甜頭當成小確幸,甚至欺騙自己皇上還是愛她的。
也為了不辜負皇上的期待,去迎合和討好皇上。
一個在后宮斗智斗勇的皇后,智商嚴重下降,竟然看不透皇上的小伎倆。
原因其實就是她太缺愛了,得到一點,就想拼命抓住。
其次,皇后對自己不好。
宜修其實對自己非常不好,因為她總活在純元的陰影里,所以才對皇上的愛有一種病態的執著。
她一次又一次的把純元搬出來,替自己解圍也好,想要皇上憐憫也罷,都是揭開自己的傷口。
因為她永遠放不下純元搶了她福晉之位的事。
恨別人,其實是不放過自己。
因為恨只在她自己心里,折磨她,讓她失眠甚至變得狠毒。
我覺得宜修頭疼的毛病,跟她放不下之前的恩怨,總是記著當初的仇恨有很大的關系。
後來甄嬛入宮,看見跟純元相似的面容,更是讓她心里不安,生怕甄嬛成為第二個純元。
所以,她早就開始盯著甄嬛,準備算計她。
一個總想著算計別人的人,是不會快樂的,所以,總讓自己不快樂的皇后,對自己非常的不好。
因為只有放下仇恨,才能讓自己從黑暗中走向光明。
宜修始終放不下,所以,一直讓自己活在黑暗和冰冷里。
有人說,人生在世,想得開是天堂,想不開就是地獄。
宜修就是那個想不開的人,所以,她雖然身居高位,卻沒有一點快樂。
不愛自己,才恨別人,不愛自己,才容易被別人的一點點好感動得一塌糊涂。
所以,不愛自己的她,才會被皇上的一個小小的舉動,深深感動。
甚至故意誤會是皇上對她的愛意。
哪怕皇上接著問她莞貴人的事,她都沒有多心和吃醋。
因為她還沉浸在,被皇上喂燕窩的欣喜之中。
皇上一向是懂得如何拿捏皇后的,知道她在意的是什麼,比起賞賜她東西,還不如用小動作表示愛意。
比如,新人入宮,皇后去問給甄嬛什麼位份的時候,皇上說給貴人。
皇后雖然嘴上說沒意見,但是接著告訴皇上漢軍旗已經有一位貴人了,要是一下子兩位貴人,會不會對滿漢平等有影響?
于是,皇上為了顯示自己對甄嬛的重視,親自給她一個封號。
皇上知道皇后對此有想法,于是拉過她的手,在她手心里寫下了「莞」字。
別看只是小小的一個動作,都能讓宜修開心半天。
畢竟跟皇上這麼親密互動,機會很少。
皇上僅用這個小動作,就減少了她內心的怨氣,可見皇上是非常懂宜修的渴望的。
她渴望的是皇上的愛,因為權力和金錢她都不缺了。
在皇上面前因為一點點小溫暖,就放下戒備,丟了智商的是宜修。
在后宮里心機重重,害人性命還不露痕跡的,也是宜修。
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大的反差和分裂呢?
其實歸根結底,就是因為宜修不愛自己。
因為不愛自己,所以得不到真正的愛,還容易被人以愛之名拿捏;因為不愛自己,所以活在仇恨和痛苦之中,讓自己無法真正開心。
所以,學會愛自己,才能讓我們得到愛!
要明白:恨別人,就是不愛自己!因為恨不會傷害別人,只會傷害你!
可惜,皇后一直沒有明白這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