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廷煜與顧廷燁明爭暗斗十幾年,最后卻為了替女兒嫻姐謀個好前程,不惜向顧廷燁低頭認錯,因此得罪了顧家所有人。
按照顧廷煜的想法,將邵氏與嫻姐托付給顧廷燁,想來親弟也不會為難孤兒寡嫂。只可惜,顧廷煜千叮萬囑的事,卻被邵氏攪得一團亂。
顧廷煜過世后,邵氏被明蘭接到澄園住,雖然明面上受顧廷燁的恩惠,但她心里卻對明蘭有所忌憚。
邵氏如此左右搖擺,有兩方面原因:一來是擔心小秦氏為難她們母女,二來是不想參與明蘭與小秦氏的斗爭。
可邵氏沒想到的是,顧廷煜向顧廷燁低頭那一刻,已經替她們母女選好了立場,但邵氏卻糊涂看不清局勢。
為了不得罪小秦氏,邵氏竟然趁澄園遭賊時,打聽出團哥的藏身處,險些害了團哥性命。
為此,明蘭雖心有怨氣,卻不敢對邵氏發泄。直到看見嫻姐嫁入伯爵府梁家,才知道這竟是明蘭對邵氏的報復。
0 1 顧廷燁的報復方式
朝局動蕩,小秦氏趁著京城打亂,讓顧廷煒買通賊人到澄園強殺,想用這種方法除掉明蘭和團哥。
按照明蘭的吩咐,澄園內幾個門都被侍衛守著,若門外強攻也得好一陣才能攻破,何況府中侍衛眾多,保護府中安全綽綽有余。
明蘭安頓好家里老小,帶著小桃與侍衛們攻敵。可日防夜防,家賊難防,邵氏用一對鐲子,向明蘭身邊的侍女碧絲打出聽團哥的藏身處,并將消息傳給小秦氏,險些害了團哥性命。
幸好蓉姐英勇頑強,擋住賊人的刀子,這才救下團哥。事后,邵氏想撇干凈,卻被明蘭查出真相。
原來邵氏聽信任姨娘的話,以為明蘭要犧牲她們母女的性命,以此保全團哥。于是,邵氏不顧團哥危險,收買丫鬟套話。
事后,明蘭忍著心中的憤恨,對邵氏說道:「 我不會叫大嫂賠命的。我素來喜歡嫻姐,便是侯爺不喜,我也有心給她將來謀個好前程。可團哥若真叫你害死了,你覺著我會怎麼想?」
聽到這里,邵氏才明白自己錯得多離譜。只可惜,遲來的道歉已經無法彌補任何事情。
雖然明蘭沒有多邵氏做出處罰,但她對邵氏已經不再像從前那般視如己出。盡管明蘭宅心仁厚,但顧廷燁卻不會心慈手軟。
得知邵氏做的惡事,他二話不說將邵氏兩個貼身丫鬟各斷食指一根,割去耳朵,然后發賣到苦寒之地,四個三等丫鬟每人二十大板,連同家人也發到莊子敢粗活,永不得踏入侯府。
邵氏的錯處不好明說,顧廷燁索性不言語,直接將其多年的媽媽和管事媳婦四人拖出去,當著邵氏的面重打三十大板,并罰沒銀錢三年。
顧廷燁這麼做的目的,無非告知眾人:你們吃的、用的、穿的,都是顧侯府上的,與姓邵、姓秦無關。
其實,邵氏帶著嫻姐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心中有許多無奈,這些都可以理解,但她不該為自己的私心,而傷害他人。
就像明蘭所說:「一個人念頭不好,即便你沒什麼歪心思,怕也要被勾出歪心思來。」
一個人最可怕的不是明面上的狠,而是背地里的陰辣手段,因為你不知道她什麼時候會暗算你。
面對背地里耍陰的人,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讓對方知道你的底線。不管哪種情況,都不能輕易原諒,必要時得學會反擊,讓對方知道做錯事就得付出代價。
0 2 嫻姐高嫁伯爵府
小秦氏趁明蘭生產,故意派人到澄園放了把火,想借此燒死明蘭和團哥。幸好明蘭提前做了預防措施,火勢很快被撲滅。
這場火勢能迅速降下去,其中少不了嫻姐的功勞。事后,顧廷燁對明蘭說:「 小小年紀,竟敢跟大嫂爭論,既責怪自己母親不來瞧你,一見這里起了火,硬是頂撞大嫂子,把屋里大半人手派了來救火。」
嫻姐舉手之勞,既救了團哥,也感動了明蘭。此后,但凡蓉姐有的首飾、獎賞、閨學教育,嫻姐也少不了。
若不是邵氏自私自利,傷了顧廷燁與明蘭的心,嫻姐應該能有個不錯的前程。
後來,嫻姐到了議親年紀,明蘭幫她物色了伯爵府梁家,讓她風光出嫁。伯爵府與寧遠侯府看著門當戶對,實則伯爵府是個虎狼窩。
在原著里,嫻姐嫁到梁家的日子過得如何,不得而知,但賀奶奶卻說過這麼一句:「 梁家雖有爵位,可這些年內囊早空了大半,家里人口多,五房六妯娌的,且兄弟不睦,有嫡庶之爭,三天兩頭不太平,梁侯夫人熬得頭髮都快白了。瞧著吧,顧家姑娘進門,且有的忙了。」
俗話說,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大家族的腐敗往往是從內里開始逐漸顯化,就像《紅樓夢》里的賈府,一步步衰敗。
由此可見,嫻姐看似嫁得不錯,但日子卻不像大家所想那般富足光鮮,相反很可能像華蘭那樣,拿著嫁妝錢不斷填補家中虧空。
家宅內斗、兄弟蕭墻這些看不出道不明的事,往往最耗人心神。
古代女子的婚姻生活,若日子不能過得暢快如意,那后半輩子將會被消磨殆盡。這也是當初盛老太太不同意明蘭高嫁梁府的原因。
邵氏至死不知,她的自私自利連累了女兒的前程,而明蘭對邵氏的報復,竟如此悄無聲息。
俗話說:凡事留一線,日后好相見。
做人做事不要做得太絕對,懂得給他人留點余地,也是為自己的將來留后路。
所以,做事情不能只顧眼前的利益,要學著把目光放長遠一些,多想想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