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不幫小姑子出頭,主動討好明蘭,朱氏的算計你不懂

小九 2023/03/21 檢舉 我要評論

澄園里,秋娘又一次冒出勾引顧廷燁的心思后,被身邊服侍的丫頭狠狠地說了一頓。

「要作死您自個去!別拉我當墊背的。」

「 你打量著夫人仁善,就吃了豬油蒙了心!瞧瞧五兒的下場,敢去書房獻狐媚,叫管事狠狠打了一頓,腿都打折了,現在對面那屋安靜了,你又要蹦跶了。」

秋娘羞愧難當,被一個丫頭看穿了心思,還當面訓斥,她臉上一陣青一陣白,雖然心有不甘,但還是不敢再冒進了。

秋娘身邊的這個丫頭雖然出身不高,卻是個眼睛明亮的。

「其實夫人想發落秋姑娘,還不如什麼都不管,看著她惹事,最后一起結果了。不過是瞧著她好歹有些苦勞,不忍心罷了。

說起來,萱瑞堂那位主子就最擅長這手。」

所謂的萱瑞堂的主子,就是顧廷燁的三弟,小秦氏的親兒子顧廷瑋的正房妻子朱氏。

1,

顧廷瑋的老婆朱氏正懷著二胎,顧廷瑋日日有通房丫頭伺候著,那丫頭也有了身孕。

朱氏一臉吃力地扶著肚子,瞧著怒氣沖沖的婆婆,微笑的勸慰道:

「娘,你別氣,傷了身子就是兒媳的罪過了。三爺子息繁茂是好事,我已經撥了婆子 丫頭去照料信兒,想來也無礙的。」

小秦氏太夫人重重拍了一掌桌子,對著下頭跪著的顧廷瑋罵。

「你個不爭氣的東西,讀書不成,習武不能,只會搗鼓這些雞零狗碎的勾當!這麼賢惠的媳婦,你就這麼傷她的心?!叫我怎麼去見你爹!」

一面對著朱氏一臉慈愛,「好孩子,你放心,有我在,誰也不敢委屈你。」

顧廷瑋在地上跪的膝蓋發疼,可聽到母親對心愛丫頭的處罰,不禁渾身發冷。

「這小狐貍精心機深重,我明明跟湯藥婆子吩咐清楚的,她居然敢偷偷倒了藥。便是想多要些子孫,也不要這下賤貨的種,去叫人來,把那賤人捆了,送到莊子上再灌藥,別臟了侯府的地。」

「欣兒一個弱女子,這麼折騰,別說是孩子,便是性命也怕保不住呀!」顧廷瑋滿臉不忍,朱氏也一臉慚愧,「娘,這樣妥當嗎?」

「這事兒你別管,我自有分寸,你身子重,趕緊回去歇著,我來教訓這個臭小子。」對待朱氏,小秦氏總是滿臉堆笑。

待朱氏走后,小秦氏才叫起兒子。

「起來吧,你個糊涂東西!那丫頭成事不足敗事有余,對我的話也敢陽奉陰違。今天她敢仗著在我眼前的幾分體面做出這等事來,他日就敢踩到主母頭上去。」

「如今你正是要仰仗岳家的時候,你岳父就這麼一個女兒,怎麼能在這個節骨眼上生事!」

對于小秦氏來說,決不能為了一個低賤的丫頭來破壞顧廷瑋和岳家的關系,哪怕這個丫頭是她以前送到兒子和媳婦身邊的心腹,哪怕這個丫頭是兒子喜歡在乎的人。

對于這個有來歷,又體面,還深受顧廷瑋喜歡的丫頭,朱氏怎麼可能放心收在身邊,可也不能直沖沖的跟丈夫和婆婆叫板,要處置了這個丫頭,畢竟她是婆婆送來的人。

最好的辦法就是慣著她,讓她覺得朱氏軟弱可欺,讓她覺得顧廷瑋盡在自己的掌控中,讓她覺得即便是違背了太夫人的意思,也有顧廷瑋和朱氏幫她說話求情。

何況當時朱氏已經生了嫡子,現在又有身孕不能伺候丈夫,一切都是天時地利人和,所以那個叫欣兒的丫頭,才敢倒了避孕的湯藥,想憑著肚子里的孩子爭一個妾室身份。

最后,朱氏什麼也沒做,只是一臉委屈地求婆婆做主,再加上娘家的威懾力,小秦氏只有處置了那個丫頭才能熄火。

把丫頭縱的膽兒肥,野心大,最后等犯了大錯再一起收拾,這招明蘭在整頓穆蒼齋丫頭時用過,朱氏也用了這招來對付婆婆送來的通房丫頭。

女人想要過得好,光有面慈心善是不夠的,心眼兒好只能幫你結識到實心的朋友,但對待有敵意,別有用心的人,一定要有自己的計謀。

小錯提出了也只能被原諒,不如等它慢慢發酵,等錯處越來越來,越來越多,數罪并罰才能徹底清除干凈。

2,

明蘭嫁入顧家后,跟大哥顧廷煜家的長嫂打交道多一點,因為顧廷燁承襲了哥哥的爵位,就有要照顧寡嫂孤女的義務,但對于三弟顧廷瑋的老婆朱氏,明蘭跟她的交集不多。

朱氏明知道自己婆母的心思和算計,自然也不會過于頻繁的跟明蘭結交。

就是這個不熟的弟媳,卻親自上門拜訪了明蘭,還送來了遠赴沙場的顧廷燁的消息。

明蘭懷著身孕,朱氏又是小秦氏的嫡親兒媳婦,連澄園的下人們都覺得她來者不善,妯娌倆在內堂坐著,屋外站的全是身材矯健的婆子,小桃還親自領了兩個站在明蘭兩邊,看到這個陣仗,朱氏只能苦笑。

「今日我到這來,婆母并不知道,她只當我是回娘家了,反正我最近也經常回娘家。」朱氏露出一抹自嘲般的微笑。

「那日婆母來尋你,是為了廷燦妹子的事情,你素來聰明,定是料到了,才避著不見吧。」

「廷燦妹妹早不是頭一回了,我娘家承平伯父雖有些薄面,可在皇家眼里,又能算得幾斤幾兩?」

「婆母跟我說了好幾回,我都不應,婆母氣了,指著罵我不孝,可哪怕不是公主的兒媳,廷燦妹妹的言行又哪里值得娘家替她出頭了?」朱氏似乎很憤怒,話語間也不自覺地提高了嗓門。

「說句得罪人的話,我和二嫂嫂都是有兒子的,若是廷燦妹妹這樣的做了兒媳婦,怕也是氣不打一處來。

她整日使小性子就算了,公主前頭兩個兒媳都生兒育女了還要立規矩呢,她才服侍了兩日,就病弱得不成樣子,要死要活地看病吃藥,姑爺說她兩句,她倒哭成個淚人,說姑爺不憐惜她。」

面對朱氏無端過來哭訴,明蘭只能靜靜地聽著,她深知朱氏是個實際明智的人,肯定還有話在后面等著。

「我娘家父母和兄嫂都是極好的,前幾天已經答應我,將來要把大侄女許給我家賢哥兒。」

承平伯府的嫡長孫女,許配給無爵無權的侯府旁支之子,朱家的確是很疼愛這個女兒,哪怕將來顧廷燁袖手旁觀,賢哥兒的前程也有朱家庇護著。

朱氏一直都不應成小秦氏,讓承平伯府出面給顧廷燦在公主府撐腰,就是不愿意多煩擾娘家。

出嫁女求娘家幫扶,本就不宜過多,否則,再好的兄嫂也會厭煩。

朱氏就是把好鋼用在了刀刃上,幫那個自命清高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姑子,還不如幫襯自己的兒子。

「長輩的事,我做兒媳婦的沒法說,可我總想著將來孩子大了,團哥兒和賢哥兒還是堂兄弟,討媳婦,擔差事,總是要來往的。」

眼下自己兒子的靠山找好了,可朱氏并不想因為婆母愚蠢的行為跟顧廷燁交惡,畢竟顧廷燁是顧家的當家人,以后的爵位也會落到團哥兒的身上,就算他不能成為賢哥兒的靠山,也不要成為勁敵才好。

「那是自然,想來有弟妹好好教養,三叔的兒女以后都是明事理的好孩子。」

看著明蘭微笑的模樣,朱氏松了口氣。

「二嫂大人有大量,只咱們顧家的福氣。

二哥不在,嫂嫂挺著肚子獨自在家,想是望穿秋水了吧。我娘家說,這幾日前頭就會有信兒傳回來,二嫂且耐心等等吧。」

朱氏臨走前還送了寬慰明蘭的消息,有了明蘭的承諾,就算小秦氏和顧廷燁鬧翻,想來顧廷瑋和賢哥兒的將來都不會受影響了。

在看到婆母小秦氏越來越不著調的行為后,朱氏決定斷尾自保,不只是為了她自己,更是為了兩個孩子。

3,

一場寵妃逼宮的叛亂給了小秦氏除掉明蘭的機會,宮里的內官假傳圣旨沒能把明蘭騙走,顧廷瑋就帶著一些身著官服的酒肉軍爺朋友去圍攻澄園大門,小秦氏差人從后門進入澄園,一路摸到團哥兒的藏身處,想要除掉侯府的嫡長子。

寧遠侯府那夜的激斗,死傷過半,火勢僅次于被叛軍圍攻的皇城,有目擊者親眼看見顧廷瑋領著人以「奉旨召顧候夫人進宮」的名義圍攻顧廷燁的宅子。

雖然他自己死在了亂箭當中,可皇帝發了大火,也不管真相不真相了,先奪了小秦氏從一品誥命的稱號,大理寺據上意將顧廷瑋定罪為附逆,念顧家世代忠良,免其妻兒為奴,但責令顧氏宗祠將顧廷瑋一支除族,子孫三代不許出仕。

此罪一出,朱氏恨透了婆婆小秦氏,可為了兩個孩子,她還是留在了顧家,直到那個瘋婆子又累及孫子。

「你這黑心腸的賤婦,我們母子待你不薄,你對得起我們嗎?」

聽到朱氏要自請離去回娘家,小秦氏破口大罵。

「你還有臉提相公!多少次我好說歹說,求你別惦記那爵位了,咱們安生過日子,未必不好!偏偏你就是不肯罷休!相公有幾分膽量,你難道不清楚嗎?非攛掇他去搶,去爭,去殺人放火!生生送了性命,都是你害死他的!」

「相公死了,還能說他貪心不足,自作孽,可我那兩個孩兒,都是因為你,你這瞎眼的老太婆,都是你招了那個禍害進門才這樣的。」

小秦氏暴怒,抄起桌子上的鏡子砸了過去。

「你自己耐不住寂寞,想找新漢子就直說,少跟我東拉西扯!我是瞎了眼,哪里討來你這麼個克夫克子的掃把星,三天見不到男人,就跟饞肉的野狗一樣。」

朱氏再也忍不住,直接走出門去,對著外面站著的顧廷燁顧廷煊兩兄弟說道,我早就想走了,只是舍不得兩個孩子,現在連他們也沒了,我再也不愿和她待在一起,我娘家馬上就會來接我,弟媳就此別過了。

朱氏離開沒幾天,小秦氏就去世了。

在顧家,朱氏沒了丈夫,沒了孩子,顧廷瑋一支還被族譜除名了,她一無所有,對她來說最好的結果就是回娘家。

趁著疼愛她的父母都還在世,趁著哥嫂對她不錯,還能給她再尋一門親事,繼續后面大半輩子的生活。

離開沒有任何前途,也沒了親人的顧家,是她最好的選擇。

兒子死了,朱氏走了,孫子沒了。因顧廷瑋是戴罪之身,族里沒人愿意給他過繼孩子,三房就此沒落了,小秦氏算計了一生,最終什麼都沒留下,連個供奉香火的牌位,子孫血脈都沒有。

4,

作為承平伯府的嫡女,朱氏的父母在給她選這門親事的時候,也看上了小秦氏畫的大餅,顧廷瑋是有機會當上寧遠侯的(那時候顧廷煜快死了,顧廷燁也成了浪跡江湖的混混)。

可嫁到顧家后,朱氏看清了丈夫能力有限,即便婆母再慫恿,再硬推,他也不是當寧遠侯的料,又看到顧廷燁意氣風發衣錦還鄉,還有明蘭的聰明睿智,她早就放棄了當侯爵夫人的夢。

她勸丈夫,勸婆婆放手,一家人好好過日子,是認清事實情況后的明智決定,可是被執念逼瘋了的小秦氏根本不聽。

當時朱氏就對顧家失望了,所以才著急忙慌地給兒子謀好前程,四處打招呼。

最終丈夫死了,兒子女兒都不在了,朱氏的心也死了。

對小秦氏,她一分孝心都沒有了,只想著快點離開,再也不要見到這個惡毒的女人。

趁著娘家人給力,她往后的日子還是要過的,與其困死在沒有任何前途的顧家,還不如掉頭走人。

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在這段婚姻中,朱氏用心經營過,努力維護過,也費心謀劃過,但最終還是落到這個下場。

好在她還有疼她愛她還依然強大的娘家,她還有重新開始,繼續生活的希望。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