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蘭的晚年生活并不幸福,原因是什麼

小九 2023/02/11 檢舉 我要評論

明蘭在盛家姐妹中,是嫁得最高的。為什麼不說她是嫁得最好的,下一篇咱再說。

顧廷燁娶她的時候,不僅是侯府嫡子,更是當朝新貴。相比之下,墨蘭嫁的雖然也是侯府嫡子,但夫婿官職不高;華蘭嫁的是次一等的伯爵府,丈夫官位也不高;如蘭呢,嫁給寒門出身的文炎敬,是低嫁。

姐妹們的婚后生活也各自過得不同。華蘭被惡婆婆磋磨十來年才熬出頭,結局很好,夫妻甜蜜,幸福感爆棚;墨蘭則一直深陷妻妾爭斗的泥潭,女兒們各個低嫁;文炎敬步步高升,如蘭也跟著丈夫一步步顯貴。

明蘭呢?在除掉小秦氏的威脅后,生活才真的愜意了。不但貴為侯府主母,享有榮華富貴,而且顧廷燁相當專情,名義上有一個姨娘秋娘,實際上呢?用原文的話,有了明蘭,那是母馬都不騎了,跟他爹顧偃開有了大秦氏,連母蚊子都不看一眼那是一脈相承。

而且明蘭肚子爭氣,在那個信奉多子多福的時代,一連生了四個兒子,做到了人丁興旺。

就這樣,還有人說明蘭晚年不幸福,那這麼說的理由是什麼呢?

01.明蘭遠離京城,在偏遠的巴蜀生活。

巴蜀當時屬于邊疆了,西南又濕熱瘴氣的,條件跟京城是不能比的。顧廷燁入蜀多年,鎮守一方,去為皇上收歸兵權。

按照慣例,大將守邊是不能帶家眷的,家眷留在京城皇帝鼻子底下,起著人質的作用,這樣來避免大將造反。

但是,顧廷燁苦求皇帝,讓他帶明蘭前去。顧廷燁對皇帝說:「我自小親情緣淺,神憎鬼厭的活到現在,求皇上可憐可憐,別再叫我一家分離了,沒的等我回來,媳婦又有好歹了;臣定然精忠報國,鞠躬盡瘁。」

皇后也幫他求情,皇帝自己也覺得,鐵了心的逆賊,哪怕滿門都押在眼皮子底下,該反也會反。而前朝穆王府,也不見送妻兒進京,他家鎮守滇中多少年,最后闔家殉節而死。由此可見,妻兒留不留在京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君臣知心。

就這樣,顧廷燁帶著明蘭去四川守邊了。入蜀前,顧廷燁對明蘭說,「蜀中沒京城這麼多臭規矩,到時,我教你騎馬,你教我放風箏,咱們一輩子不分開。」

明蘭其實也喜歡,加官進爵都不重要,遠離京城各種規矩的束縛,一家人長長久久地在一起,卻是最幸福的。

所以,入蜀生活,對明蘭來說,是輕松和自在,而不是遠離繁華的落寞和悲涼。她自樂在其中,哪里來的不幸福呢?

02.明蘭的兒子不在身邊,只有兩個入朝為官。

覺得明蘭不幸福的另一個原因是,明蘭的兒子都不在自己身邊。但是,這真的就是不幸福嗎?

明蘭一共生育了四個兒子,大兒子團哥兒,二兒子圓哥兒,給皇子做伴讀,故而與在蜀中的明蘭母子分離。

顧廷燁曾上書皇帝,把三兒子也送回京城給皇子伴讀,結果皇帝回信,團哥少年老成,辦事妥帖,很得他和大皇子的看重。二小子太不愛說話,搞得老師們很疲勞,等下個月你大舅子盛長柏回朝任京官,就發還給他,值得好好培養。

團哥是嫡長子,以后是會承襲顧廷燁爵位的,從皇帝的評價來看,團哥兒很有出息。而老二圓哥兒做皇子伴讀時間不會太長,他主要是由長柏培養出來的。

這也是為什麼後來圓哥性格酷似長柏的原因。書中有段話說,三品四品以下的官員,看見圓哥就打哆嗦,會繞著走,因為他平素話太少,基本不開口,但一開口總沒好話,常能把人訓哭。這本事深得長柏真傳。想當年長柏訓明蘭,明蘭只能抱頭鼠竄;訓長楓,長楓抱著他的大腿痛哭認錯,連帶聽訓的長棟都站不穩當了。

由此可見,圓哥的官位不低,不然,他哪有資格訓斥三四品以下的官員。

上邊兩個功成名就,老三和老四呢?他們不入仕途,老四還留在異國他鄉,這大概是人們覺得明蘭不幸福的主要原因。

這自然也是偏見。其實老四的成就更加非凡,畢竟當官的一抓一大把,而優秀的地理學家卻鳳毛麟角。老四就是像徐霞客一樣的地理學家兼文學家。

原著里說道,明蘭的四兒子既不學文也不習武,還不肯成婚,走遍大江南北。于三十六歲那年完成的《江山全輿志》,進獻圣上,轟動天下。

《江山全輿志》將兩京一十三省的風土人情,旖旎山河繪錄成冊,文字清雅生動,栩栩如生,使讀者仿若生臨其境,一時洛陽紙貴。

其繪圖著色迤邐夢幻,尺度精確,站在四五人寬高的圖前,大好山河仿佛撲面而來,觀圖之人連氣都喘不過來——其中風土篇已掛在乾清宮正堂內壁上,而軍事篇則秘藏于兵部。

可見,老四的繪畫水平、文學水平、地理知識達到了何等地步。

後來他以不惑之齡迷住了遙遠西域某國王的獨女,留在當地招駙馬順帶繼承王位。

因受了三舅舅四舅舅的激勵,天下有志兒郎無不以效仿為榮,紛紛東渡西游,闖蕩寰宇。看到這里,你還會覺得,明蘭會因此而不幸福嗎?

相反,老四和老三如此愛好,如此成就,是明蘭從小支持的結果。因為明蘭有開闊的眼界,才有了老三和老四不停地出游,走出去,看盡大好河山,看見更廣闊的天地。

04.真正愛兒女的人,是不會為了一己之私,將他們囿于一片狹小的天地的。

明蘭擁有一個現代人的靈魂,所以,她的眼界與胸襟更加開闊。父母在不遠游的想法,在她這里也沒有那麼強烈。而兒子入贅他國,只要是兒子喜歡的姑娘,那又有什麼妨礙呢?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明蘭在巴蜀,雖然遠離京城的繁華,但也遠離了朝堂的紛擾。這是快樂的。

顧廷燁也對她一心一意,用長柏一個孫女的話就是,六姑祖母把顧侯爺吃得死脫。明蘭都做了祖母了,還在跟長柏爭奪盛老太太,想把祖母接到自己家贍養(盛老太太真是個老壽星了,孫女都做祖母了)。這在那個時代是不合規矩的。明蘭敢這麼做,顯然顧廷燁那里是沒有問題。這從側面看出來明蘭的家庭地位。

再者,明蘭的兒子們做官的做官,旅游的旅游,各有各的成就,各有自己喜歡的生活,作為母親,她的心中應該是很自豪的。

也許,當明蘭白發蒼蒼之時,回顧自己的一生,她會覺得,自己并沒有白來古代一場。能笑到最后的才是笑的最美的,她就是那個笑到最后的人,此生應無憾了。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