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子到底有多幸運才能從身世可憐不受待見的灰姑娘,變身成為耀眼的王妃?
這一切真的只是靠幸運嗎?
看《知否》電視劇的時候覺得明蘭很幸運。
童年身世凄苦但遇到了祖母這個好奶奶;初戀感情不順,遇人不淑,但有個有情有義有擔當的顧廷燁費盡心機地要娶她;在顧府遭遇各種明槍暗箭,多次以性命相搏,但有顧廷燁的守護,夫妻同心,終究守得云開見月明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
明蘭的一生很曲折,很坎坷,也很幸福,很幸運。
讀了《知否》原著后,在書中看到一個更幸運的女孩子。
同樣作為盛家不受寵的庶女,她沒有祖母的疼愛,也沒人教她如何謀劃,如何計算,如何行事,但她卻以庶女的身份一擊命中,直接嫁入齊國公府做了正房大娘子。
有疼愛她的丈夫,寵愛她的祖父,沒有婆婆壓制,沒有妾室分寵,她的人生逆襲得很完美,很神奇,很成功。
這個女孩子,就是盛家的庶女,盛長柏的第四子的庶女女兒,盛小六。
1,
作為盛家的女兒,尤其是庶出的女兒,對盛家兩位極有名的庶出姑祖母的故事都很清楚。
其中一位就是嫁的風光顯赫,且把夫婿吃得死死的,跺跺腳朝堂都要抖三抖的老顧候爺對她死心塌地一輩子的盛明蘭。
對盛家的女孩來說,這位姑祖母是偶像,是榜樣,是前進的方向,無論庶女,嫡女都恨不能沿襲她的傳說。
可是正所謂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明蘭在閨閣生涯既平凡又低調,才名,賢名,仁名等似乎都沒有特別的地方,即便是盛家的女孩們想學習,也不知道該如何學習。
而同為庶女的盛小六跟明蘭唯一的相同點就是默默無聞,但她卻不曾想到,這位姑祖母一段還未開始就已結束的戀情,會成全她的一生幸福。
盛小六十歲那年,已經做了齊國公的齊衡結束了十幾年的外放生涯,奉旨返京入六部為閣臣,他和盛長柏是自小的朋友,同窗,外加同僚,情同兄弟。
元宵節時,因齊家的兒孫都還在外地,齊衡便受邀到盛家一起過節,席間盛長柏叫闔府的兒孫挨個給齊衡磕頭行禮。
盛小六穿著喜慶的大紅襖子,胖嘟嘟的身子裹得像個粽子一般,胸前照例配著金鎖,頭上梳著胖胖的鬏鬏,簡單地纏著珊瑚串子,擠在眾多兄弟姐妹之間。
齊衡在人群中看到盛小六,瞬間來了精神。
「那個大紅衣裳的胖丫頭,過來我瞧瞧。」
那胖胖的小手,那頭上的鬏鬏,都讓齊衡感覺特別欣喜,當他得知女孩排行老六時,尤其高興,臨走時還送了她一塊巴掌大的羊脂玉牌。
從此齊衡就成了盛家的常客,每次來都點名要見盛小六,每次都給她不同的見面禮。
在盛小六十三歲那年,齊國公府前來提親,老國公齊衡要給他的次孫聘盛小六為婦。
比家財,老國公的母親平寧郡主幾乎把大半個襄陽侯的財產留給了兒子,老國公的父親做了十幾年的鹽道,老國公自己還外放了十幾年,這還沒算國公府幾代的積蓄。
盛家雖然也算富足,卻怎麼也比不上國公府,且國公府總共就兩個兒子三個孫子,怎麼分都是富裕的。
比人品,新郎人選才十六歲,已經有秀才的功名在身了,其父也就是老國公的次子,目前位列三品大員,而盛小六的父親只是個稟生。
這個婚事門不當戶不對,盛小六從一個稟生家的小庶女一躍成為了國公府的正妻,這簡直比鯉魚躍龍門蹦得更高。
盛小六詫異,全府的人都不解,只有盛長柏知道齊衡選中盛小六,是為了心中埋了一輩子愛而不得的執念。
2,
要說盛小六能入齊衡的眼托了盛明蘭的福,但她能成功嫁入國公府則是她自己的造化。
齊衡初見盛小六時便有意結親,可盛長柏怕孩子太小沒定性,若女孩心性不好誤了好友一家該怎麼辦,當時并沒有答應,而是在暗中仔細觀察盛小六的言行舉止。
盛家雖然是名滿天下的清貴人家,但盛小六只是這個大家族里的小小庶女,還是個不受寵的兒子生的。
前頭三位伯父都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國之棟梁,偏偏盛小六的父親只混了個稟生,而盛小六的親娘也是盛府丫頭出身。
出生在這樣的人家,盛小六自然知道父母不會拿女兒去攀附權貴,也不會尋個太差的人家丟了臉面,以她這樣的庶女身份,大概會做個秀才娘子或者縉紳老婆,最差也是個商戶老闆娘。
早就看到了自己命運的方向,盛小六便開始過「無憂無慮」的童年。
姨娘罵她不爭氣,恨鐵不成鋼,可盛小六從不放在心上,不爭不搶更不跟嫡女搶風頭,每天吃吃睡睡,既不熱心學問,也不研究女紅。
因為她知道自己的身份在那,太過冒頭只會引來禍端。
最受寵愛的五堂姐一首「詠梅」長詩換來的不是祖父的夸贊,而是「閨閣女子治學應以修身養性為要」的訓誡;
詩文最好的四堂姐在公主府的賞菊宴上以一首五言絕句得了不少夸贊,回到家就被祖母訓了一通,罰抄三個月的佛經和《女戒》。
所以出風頭并不好,嫡女尚且如此,何況她一個小小庶女。
被老國公爺看上后,盛小六雖然得了不少賞賜,但也受了不少欺負。
好好的跳繩,會重重地絆倒摔跤,三堂姐假裝好心來扶她,就會趁機在她的胳膊擰一下;
好好地走著路,也會「不小心」跌進旁邊的池塘里,弄濕了半身衣裙,著涼臥床半個月;
好好地在亭中納涼,草叢里就冒出一把熟悉的彈弓,半濕的泥丸子打在身上,真的很疼。
打在身上也就算了,偏有一顆打在了臉上,弄出好大一片淤青,盛小六終于躲著哭了起來,不是因為疼的,而是不知道該如何遮掩傷口。
她不想被姨娘看見,不想她去找爹爹訴苦,她知道自己的身份,爹爹的身份,哪會有人給一個庶女和不受寵的兒子撐腰。
于是她故意在山石上摔了一跤,把額頭也磕破了,這才在姨娘面前糊弄了過去。
她不想忍氣吞聲,誰都不想活受氣,可該忍的還是要忍,被嫡女欺負的庶女多了去了,姐妹之間的爭執可大可小,她不想給自己和姨娘引來災禍,所以只能忍著。
盛小六不冒頭,不爭風,隱忍大度,性格敦厚,盛長柏觀察了幾年后,才答應了齊衡的提親,他好像也在這個孩子的身上看出了明蘭幼時的樣子。
恃寵而嬌容易,隱忍大度卻很難,盛小六得到老國公爺齊衡的青睞,沒有恃寵而驕,到處炫耀,面對姐妹們的排擠,欺負,沒有哭天喊地到處告狀,而是寧愿委屈自己也要保全姨娘,顧全爹爹的顏面,這樣的性格才是長柏看重的。
3,
盛小六嫁到齊家后,夫婿對她百般疼愛,因為成婚前老國公爺威脅過孫子要好好待老婆,要不然就要收拾他。
身為朝中三品大員的公爹娶了一個稟生家的庶女做兒媳婦,公爹肯定不滿意這樁婚事,可是有父親在上面壓著,他只能對這個兒媳婦以禮相待,可婆母就不一樣了,她把不滿意都寫在了臉上,付出在行動上。
可是老國公爺定過一條很奇怪的家規,婆母不許插手兒媳的事情,具體表現為,不許給兒子房里塞人,無論是外納良妾還是給丫頭開臉都是人家小夫妻倆的事情,婆母不許插手。
所以,婆母雖然看不上盛小六,但除了站規矩外,也找不到別的方法收拾她。
在盛小六一股腦的生下長子,次子,長女和三子后,婆婆左邊抱一個,右邊摟一個,腿上坐一個,脖子上還吊著一個,眼看著兒孫繞膝,婆母繃著的臉也漸漸出現了溫暖的顏色。
那年婆婆染了風寒,久病不起,盛小六直接睡在她的榻前,日日侍奉湯藥,給她洗澡,換衣,喂飯,梳頭,甚至伺候出恭,足足兩個月,婆婆的病好了,盛小六卻瘦了一大圈。
縱使人心如頑石,捂久了也會熱的。
婆母終于放下了冰冷了面孔,拉著盛小六的手道: 「你是好孩子,以前,是我委屈你了,我總覺得你配不上我的兒子。現在看來,是我魯莽了,到底是老公爺有眼力,你這孫媳婦挑的極好。」
至此以后,盛小六在齊家的日子過得更順心,放下心防后的婆母把她當親閨女疼愛,連兒子看了都會假裝吃醋。
面對婆婆的不滿和敵意,盛小六并沒有仗著丈夫的疼愛和老公爺的寵愛與婆婆為敵,分庭抗禮,而是一直在想著如何感化她。
老人都喜歡兒孫環繞,齊家又人丁單薄,所以,能讓婆母接納她的第一點就是多生孩子。
婆母生病時,她寸步不離地細心照顧,是兒媳對婆母應盡的孝道,也是她感化婆母的方式。
齊家的兩個兒子都是老公爺親手帶大的,兩個兒媳婦都是他親自挑的,老公爺這麼精明厲害的人,斷然不會挑心腸歹毒的婦人為兒媳。
所以盛小六斷定婆母對她只是存在偏見,只要讓婆母對自己改觀,終有婆媳和睦的一天。
4,
要說盛小六被齊衡選中是因為那一身紅棉襖,胸前的大金鎖,頭上兩個丸子鬏鬏像極了齊衡心中無法放下的執念盛明蘭,這只能說明盛小六是幸運的,很幸運被齊衡遇見。
但盛小六能通過盛長柏的考驗是因為心地淳厚善良大度;盛小六能讓看不上她的婆母喜歡她是源于她的孝心;盛小六能讓不善言辭的丈夫獨寵她,是因為她的性格;盛小六能在齊家過好日子,是因為她善于處理關系,經營婚姻。
人之所以能成功,能過好日子,運氣很重要,個人品行能力更重要。
有句話說,打鐵還要自身硬,沒有金剛鉆攬不了瓷器活,你的能力才能決定你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