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飆》:看到陸寒悲劇的結局,才懂張彪為何那麼「嫌棄」安欣

小九 2023/02/11 檢舉 我要評論

指導組挑燈夜戰,始終找不到抓捕高啟強的直接證據。

這時,安欣和徐忠另辟蹊徑,他們想切斷高啟強身邊的左膀右臂:龍虎兄弟。

可惜,唐小龍還沒抓住,就先揪出安欣身邊的第三個內鬼:張彪。

通過一番審訊,安欣終于得知徒弟陸寒失蹤的細節,也弄明白這麼多年來,張彪一直針對自己的真正原因。

陸寒失蹤

李響當上隊長后,安欣也成為小組長。

陸寒是安欣的徒弟之一。

每次出任務,安欣總把陸寒帶到身邊,兩人共事的時間越久,陸寒的做事風格就越來越像安欣。

因此,當李響犧牲后,安欣被調到交警隊時,陸寒帶著安欣的遺憾,繼續留在刑偵關注高家的一切動向。

對工作,陸寒是認真、執著的。

京海有這樣的一線人員是老百姓的福氣,像這樣的人,應該擁有更多機會去造福于民。

然而,事與愿違。

陸寒很快便卷入高家的是非之中。

高啟強想掙脫趙立冬的枷鎖,決定扶持楊健當副局長。

楊健的競爭對手是王力,也是趙立冬一手提拔起來的人。

趙立冬不好對付,王力也是個難啃的骨頭。

如果高啟強沒辦法讓王力知難而退,楊健不可能坐上副局長之位。

正在高啟強左右為難時,兒子高曉晨出手了。

高曉晨騎著越野摩托,當街威脅了王力,讓他從此別出現在京海。

高曉晨的行為是惡劣的。

他不僅危害了王力的人身安全,還造成非常不好的社會影響。

這種行為如果不重點處理的話,會讓京海的百姓處于誠惶誠恐當中,也會助長壞人的囂張氣焰。

這是一件可以立功的機。

但在所有人眼里,這是一塊燙手山芋,當時只有陸寒一人自告奮勇地接下來。

刑偵里的人為何都不搶?

因為大家知道,能在光天化日之下做出如此囂張的事情,在京海除了高家,恐怕沒有其他人。

高家過去那些年在京海所做的事,即便造成的影響再大,最后也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因此,與其走過場得罪高啟強,不如明哲保身不去觸碰。

可陸寒為什麼不怕呢?

因為陸寒的內心有更強的正義感和是非觀。

在陸寒的認知里,沒有那麼黑與白,一個人做錯事就得受到懲罰。

明知道別人有錯還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這種做法分明是紂為虐,違背當初進入單位的初衷。

陸寒不怕危險,即便對手是高啟強也下定決定要查到底。

在經過對比和勘察后,陸寒確認威脅王力的人,便是高啟強兒子高曉晨。

陸寒去高家調查,高啟強不僅沒將他放在眼里,還在很短的時間內消除了和高曉晨有關的所有證據。

讓陸寒痛心的是,高曉晨不僅安然無恙地活動在京海,還開著那輛摩托車,在市局大門口瘋狂地轉了幾圈。

高曉晨的明目張膽,是對陸寒的挑戰,更是對王法的藐視。

像這樣的人,應該早日將他接受教訓,才不會留下后患。

可惜,陸寒不僅拿高曉晨沒辦法,還被領導停了職。

陸寒不死心,決定去找遠離京海的王力查明真相。

陸寒這一走,就像人間蒸發一樣,再也沒有出現過。

張彪淪陷

陸寒消失,這件事對張彪的打擊很大。

張彪很清楚陸寒的個性,在他接觸高曉晨這個案子前,就曾多次提醒他做事別太執著。

張彪保護不了陸寒,只能選擇勸慰。

可陸寒太像安欣,一件事不查到水落石出就永不罷休。

陸寒的堅持,讓張彪看到了人生的結局和事業的危機。

如果自己像陸寒一樣執著到底,家人怎麼辦?

陸寒家里有一個聽力障礙的老母親,在他失蹤之后,母親多次到單位打聽下落,可沒人敢告訴她實情。

陸寒選擇了正義,犧牲了自己,也讓母親從此孤苦一人。

這樣的結果,張彪無法接受。

張彪可以接受自己出事,卻不能忍受妻兒跟著受苦。

為保全家人平安,張彪淪陷了。

但是,張彪是被迫黑化的。

李宏偉去世后,是張彪假扮成他,引出了老默。

要是張彪早已黑化,他可以提前通知高啟強,然后借這件事去賣他一個人情。

這樣的話,老默也不會死,高啟盛也早已遠走高飛。

可是張彪還是配合安欣,代替了李宏偉。

後來,唐小虎被指導組抓住之后,安欣為了讓他當晚不被放出來,特意叫張彪開具一張證明。

這件事,唐小龍和高啟強都不知情,張彪也有足夠的時間向他倆匯報,但他還是選擇站在安欣這一邊。

張彪亦邪亦正,一方面為了家人,一方面為了事業。

其實,這樣的生活,早讓張彪生不如死。

張彪是曹闖帶出來的人,可他和李響一樣,不想摻入大佬們的是非之中,只想本本分分地在一線奮斗。

可隊長的職位,注定有誘惑,也有更多的無奈。

張彪如果不順從,結局會像陸寒、曹闖和李響一樣,死后連真相都會被遮蓋。

在利益和人性面前,有人會選擇抵抗,有人會選擇服從。

服從的人,就像李響和張彪一樣,內心充滿了太多的矛盾和無奈。

如果可以選擇,他們不會走上這條被迫之路。

因此,張彪既妒忌又羨慕安欣。

安欣背景

徐江得知安欣在查黃翠翠死因時,曾通過關系想請孟德海和安欣一起吃飯。

安欣反感之余,便立刻拒絕。

安欣找到郭振,救了瘋驢子受了重傷之后,趙立冬假惺惺地去看望他。

安欣敢當著記者和所有人的面,對趙立冬含沙射影地說:我一定會抓到徐江。

這句話,他是說給趙立冬聽的,也是在向趙立冬發出挑戰。

安欣要讓趙立冬明白,京海不是所有人都會受到利益的誘惑,趙立冬也不可能永遠一手永遮天。

所以,以趙立冬的個性,面對如此沖動的安欣,早就讓他死好幾回了。

可安欣不管做錯了什麼事,最后不僅保住了飯碗,很多時候還能全身而退。

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

是因為安欣的背后,有安長林和孟德海這兩位大人物的存在。

不少人覺得,安長林似乎沒有存在的必要。

事實上,安長林才是安欣真正的后盾。

孟鈺結婚之后,孟德海把心思放在自己的家庭上。

只有安長林,一直在為安欣謀后路。

李響犧牲之后,趙立冬知道他一定留下不少證據。

作為李響最要好的朋友,安欣會成為趙立冬新的眼中釘肉中刺,生命隨時能受到威脅。

可安欣不僅活得好好的,還火速調去了交警隊。

其實,如果沒有安長林的力量,安欣不可能在短時間之內就被調職。

他可以繼續留在刑偵換個崗位,但那樣的話,危機依然沒有解除。

安長林只有選擇讓他離開,才能保證安欣的人身安全。

安欣去了交警隊之后,依然咬著趙立冬不放。

他連續寫了十幾封舉報信,試圖讓領導看清趙立冬的為人。

按照趙立冬的行事風格,如果發現有人對自己不忠、不利,此人一定會立馬消失。

就像譚思言一樣,只是寫過幾封信,人就沒了。

安欣寫了十幾封還能保全性命,依然是安長林在為他兜底。

這也是張彪,一直擠兌安欣的真正原因。

年輕時候,安欣在張彪的眼里,是惹事有人保護的「太子爺」。

安欣的幸運,也讓身邊那些普通同事,產生妒忌之心。

張彪暴露之后,面對審訊時安欣對自己的指責,他說: 不是每個人都有人保。

這句話,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和現狀。

陸寒、曹闖和李響,為什麼那麼快就犧牲?

因為他們沒有靠山。

沒有靠山的人,就像在沒有傘的孩子在雨中奔跑,而他們也注定了被當成棋子。

必要時,會成為別人的墊腳石。

沒用時,會視為妨礙他人前進的絆腳石,被一腳踢開。

安長林就像安欣的家長一樣,常常幫他收拾爛攤子,偶爾勸慰他做人要懂得圓滑。

在指導組進入京海時,安長林明白安欣的內心所想,又向徐忠推薦了安欣一起清除了京海的禍害。

有人保護是幸運,但前期也得自己做人做事都要規規矩矩。

安欣能得到安長林的庇護,是因為他做的事情都是正確的。

楊健背后也有人,可他所做之事都不是正道,就算有人保護最后也難逃法網。

《狂飆》看到最后,最令人安慰的是:正義也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陸寒的背后沒有靠山,為了正義在面對高啟強時,依然做到無所畏懼。

這就好比我們普通人一樣,我們不會因為自己沒背景沒人脈,就選擇在家躺平。

相反,真正有責任心的人,會像陸寒和安欣一樣,將委屈放在內心,用自己僅有的力量去為自己和家人創造更好的生活。

人只要有信念、只要初心不改,一直走下去便能見到光明。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