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娘子剛嫁進沈家的時候,沈從興只把這樁婚姻當成一項任務,成了親就把妻子放在一旁不管,大張旗鼓地納了小鄒氏為妾,還封了誥命,連小鄒氏要出席正宴都縱容,絲毫沒有把張家放在眼里,雖然英國公府沒有傳出怨言,但是張大娘子卻因為委屈至極,而攪和了明蘭舉辦的并府之宴。
此事傳到沈皇后耳中,只好替弟弟善后,把明蘭叫到宮里去賠禮道歉,明蘭深知張家與沈家的聯姻不僅關系到官家的龍椅,也與顧廷燁的前程息息相關,于是主動請纓去寬慰張大娘子,順便用一場馬球賽增強了張大娘子與沈從興雙方的好感,既緩和了他們夫妻之間的關系,也穩定了朝堂。
不久之后,張大娘子懷有身孕,兩家的聯姻眼看就要堅如磐石,不料就在張大娘子待產的過程中,鄒家又跑出來搗亂,先是小鄒氏沖撞了快足月的張大娘子害其難產,再是鄒家人扣下張大娘子的救命太醫想讓其一尸兩命,若非明蘭當機立斷拿刀搶回太醫,張大娘子性命難保,鄒家人也難辭其咎,張家與沈家的聯姻就算是完了。
英國公夫婦瞧著女兒在鬼門關走一遭,好不容易保下一條命,便決定為掌上明珠強勢一回,提出和離,此時的沈從興已經愛上了張大娘子,于公于私都應該全力以赴求得張大娘子原諒,接回妻兒,可他卻為了保護小鄒氏而得罪太后派去掌嘴的天使,請了無數郎中給挨巴掌的小鄒氏診治,直接寒了張大娘子的心。
想來當時的張大娘子是真的下定決心要和離了吧,沒想到明蘭會在后面背刺自己,跑去向沈皇后獻計,沈皇后一顆鳳冠上的珍珠賞賜下來,又脫簪素衣來到皇帝面前請罪,反倒讓張家不好和離了,因為之前死活不肯放棄小鄒氏的沈從興,也一改往日的深情,將人重新掌嘴后趕走,做足了改過自新的姿態。
那麼問題來了,英國公府傳出和離的決定那麼久,沈從興都未曾放棄小鄒氏,怎麼轉眼說把人趕走就趕走了呢?
其實不管是沈從興也好,沈皇后也好,甚至是官家也好,他們都是在等張家低頭,因為從官家賜婚起,英國公府就沒有半句怨言,老老實實把唯一的姑娘嫁了過去,婚后什麼中饋管家權一概不沾全讓給小鄒氏,就連沈從興縱容小鄒氏出席正宴一事張大娘子都沒有真正計較過,所以大家都習慣了張家的退讓。
可是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一向保持中立維持忠君形象的英國公夫婦會為了愛女做到如此讓皇家下不來台的地步,眼睜睜看著那些言官武將出來彈劾沈家而不發一言,沈家這才意識到張大娘子這次不是鬧脾氣,而是動真格的,沈皇后這才慌了,急忙向明蘭求助,并且聽勸地放低姿態,亡羊補牢。
沈從興肯定也是以沈家利益為先的,當年大鄒氏會犧牲,不也是為著沈家的利益嗎?如今怎麼可能會本末倒置,為了一個名聲體面去放棄實在的利益?真要有這骨氣,當初就不會娶張大娘子進門,既然選擇了讓張大娘子為正,小鄒氏為妾,那麼在利益沖突的時候,沈從興的選擇毋庸置疑是張家。
愚蠢倒霉的小鄒氏還以為沈從興多麼疼愛自己,還當大鄒氏的恩情可以吃一輩子,其實從她嫁到沈家做妾開始,就已經當了沈家做面子用的棋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