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無兒無女,卻被顧廷燁寵了一輩子,她憑什麼

小九 2023/03/03 檢舉 我要評論

《知否》是部愛情劇嗎?好像是,主角明蘭和顧廷燁就是先婚后愛,還過得很好。

但好像真正把兩人系在一起的并不是愛情。

顧廷燁娶明蘭,是因為看上了她的美貌,欣賞她的智慧,給自己以后的生活找幫手;明蘭嫁給顧廷燁,是因為,就當時的情形來看,顧廷燁是最好的選擇。

如蘭自以為嫁給了愛情,可對文言敬而言,如蘭只是她攀附盛家的梯子,對于這個一直有用的梯子,他自然會十分愛惜。

華蘭用了十幾年的時間把丈夫從愚孝的路上拉回來也不是因為愛情,畢竟她要指著丈夫過日子,而且也計算好了,若丈夫心里有她,她就舍棄財物去幫他登高,若丈夫心里沒她,她也準備收緊拳頭顧自己。

這些看似美好的婚姻都有愛情的影子,但也都摻雜了其他的利益算計,這樣算愛情嗎?

可《知否》里有真正的愛情,雖然不是轟轟烈烈,雖然沒有完美結局,雖然女子最終還是守了一輩子活寡,但它是真正的愛情。

1,

秋娘被賣到顧家的時候還不到十歲,本以為家人渡過難關就會來接她,可她等了三年都沒等到希望。

按部就班過日子的她因為老實被分到了顧廷燁的院子,炎炎夏日里遠遠的一眼,她心里長出了欣喜的種子,顧廷燁從此住進了她的心里。

看著小秦氏往顧廷燁的院子塞美艷的丫頭,看著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丫頭諂媚勾引顧廷燁,她心里很生氣。

後來顧廷燁越來越乖張,跟父親也越鬧越兇,秋娘很心疼。

只有那段時間,老侯爺生氣了,趕走了顧廷燁院里的所有美艷丫頭,只有她因為老實本分,相貌平平被留了下來,秋娘第一次為自己的容貌感到慶幸。

于是她做了顧廷燁的通房,雖然她聽不懂顧廷燁的大道理,只會幫他端茶遞水伺候穿衣,但每次顧廷燁外出都會給她帶回一些小玩意兒。

這段時光是秋娘最幸福的記憶。

後來顧廷燁有了曼娘,再後來又娶了妻子余嫣紅,秋娘從不敢爭風吃醋,她只是靜靜地陪在顧廷燁身邊,哪怕遠遠看到就行。

顧廷燁被戴了綠帽子離家出走后,她愿意帶著顧廷燁外室生的孩子在侯府過殘羹冷炙的日子。縱然被人指指點點,哪怕顧廷燁一輩子不回來,她也愿意給顧廷燁守著。

後來顧廷燁衣錦還鄉,秋娘欣喜萬分,她以為一切可以回到從前,可此時顧廷燁的身邊站著一位美麗的新夫人。

她給自己的定位很準確,她知道自己只是個通房丫頭,沒資格得到主人全部的愛,她要的也很少,只是能伺候在顧廷燁的身邊,早晚看到他。

可顧廷燁顯然沒有要跟她再續前緣的意思,她要求值夜被顧廷燁拒絕了;她送的消夜被顧廷燁摔碎了;她以做鞋子為由想測量顧廷燁的身體,被顧廷燁罵了出去;她熬夜給顧廷燁做出的貼身衣物,被顧廷燁隨意交給小桃處置了。

她的愛從未得到任何回應,只有嫌棄和不屑。

她沒有孩子,本想著等夫人生下嫡子,她就可以跟顧廷燁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孩子,可壓根兒沒機會。

她相貌丑陋,以前只是大眾臉,現在對著鏡子看到自己日漸粗糙的容顏,跟花容月貌的明蘭相比,她自己都覺得惡心。

可顧廷燁雖然不喜歡她,卻并沒有舍棄她,而是好吃好喝的養了她一輩子,給她抬了妾室的身份,還給了她一個名義上的女兒,澄園上下無人敢輕慢她。

什麼都沒有的秋娘為什麼能得到這樣的好結局?

2,

顧廷燁這輩子經歷的女人太多了。

從十幾歲時院里那些濃妝艷抹把自己打扮得像牡丹花一樣的通房丫頭,到各大京城名妓,還有后面養的外室朱曼娘,以及明媒正娶卻只有幾個月[夫·妻·生·活]的妻子余嫣紅。

這些人都在顧廷燁的生活里,都想指著顧廷燁過日子,卻都不曾真心對待過顧廷燁。

丫頭做通房自然是想一步登天過上主人般富貴的生活,名妓跟著顧廷燁也只是為了高收入,朱曼娘滿嘴都是真心愛顧廷燁,想跟他過一輩子,可她從未真正替顧廷燁想過,也從未想過顧廷燁想要的是什麼樣的生活。

余嫣紅嫁給顧廷燁是家人的安排,后面敢給顧廷燁戴綠帽子也是覺得顧廷燁的名聲臭,多潑一盆臟水也無妨。

哪怕是后面溫柔賢惠的妻子明蘭,她對顧廷燁雖然很好,好到挑不出任何毛病,可心里最愛的人還是她自己,她的心永遠不可能全部裝著顧廷燁。

只有秋娘。

這個身份卑微的丫頭,她對顧廷燁的愛是全心全意,沒有摻雜任何雜質的。

顧廷燁落魄時她愿意殘冷剩飯地為他守一輩子,顧廷燁發達時,她只是想陪在顧廷燁的身邊,哪怕永遠都是最低等的通房丫頭,哪怕一輩子都不能給顧廷燁生孩子,只要讓她能看到顧廷燁就可以。

這份情誼,顧廷燁雖然不接受,但也很感激。

面對比秋娘身份還高一等的妾室紅綃,顧廷燁都會當眾訓斥,可他對秋娘說話卻一直都很溫柔,還找理由安慰她。

秋娘每次找理由想跟顧廷燁再續前緣,想貼身伺候顧廷燁,顧廷燁雖然當著明蘭的面兒責備過她,但從未處罰過,只是讓她回去好好照顧蓉姐兒。

顧廷燁愿意養她一輩子,只是不能給她愛情,哪怕是帶有憐憫同情的愛情。

顧廷燁對秋娘好,是知道她的心思,知道她整顆心都是為顧廷燁著想的,所以他才愿意留下秋娘,錦衣玉食的供著她。

3,

如果顧廷燁留下秋娘的理由是念著她的好,那明蘭不趕走她的理由就是她沒有威脅。

一般妻子進門后都會趕走自小服侍在丈夫身邊的通房丫頭,因為這種類型的通房有著跟主人多年的情誼,而且多半在主人的心里有一部分地位,要是想給正室夫人使袢子,那簡直再容易不過。

當如余嫣紅趕走了顧廷燁身邊那麼多通房,卻留下了秋娘,不過也是看在她長得丑,沒什麼威脅,而且丈夫身邊不留一個,也顯得新婦太霸道專橫又善妒。

明蘭留下秋娘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顧廷燁的妾室和通房都是前任妻子留下的,人家都能容得下,明蘭若是都把她們趕走,說出去名聲也不好聽。

而且端看顧廷燁對秋娘的態度,縱然秋娘看上去是屬王寶釧類型的,篤信自己十八年苦守寒窯,終有一日能盼得君歸,哪怕是帶位公主回來她也不介意。

可顧廷燁并沒有把她放在心上,即便是拿著秋娘熬了幾個晚上做出來的新褂子在明蘭眼前顯擺,也只是想氣一氣明蘭,讓她吃醋而已。

看到顧廷燁的心思對秋娘沒有半分留戀,明蘭也懶得給自己樹立假想敵,只要秋娘能安分守己過日子就行,可當秋娘犯錯時,她也會懲罰。

比如秋娘日日等著府門口,只求能遠遠看顧廷燁一眼,惹得府里下人議論秋娘想男人想瘋了,都成望夫石了。

明蘭就把她叫來訓斥一番,還罰她抄寫經書。

都是指著顧廷燁過日子,明蘭對秋娘的態度跟顧廷燁一樣,畢竟老闆手指到哪,屬下就要看到哪。

顧廷燁對秋娘都是一副溫柔的面孔,明蘭也不能對秋娘太過嚴苛。

而且除了對顧廷燁有想法外,秋娘的身上挑不出任何毛病,沒有一點小心思,每日安分守己照顧蓉姐兒,經常給明蘭請安(為了多看到顧廷燁),手藝活也不錯(為了給顧廷燁做衣服鞋子)。

留下一個沒有威脅,又能堵住外人嘴的通房丫頭,也就是多管口飯吃的事兒,澄園養得起,明蘭也愿意。

明蘭的大嫂子海氏,出生在男子不納妾的海家,嫁到盛家后,還是留下了長柏身邊的通房丫頭羊毫,也是出于這個考慮。

既然不能清除干凈,不如大度一點,面子上好看,里子也好過。

4,

秋娘把自己最美好的年華都放在等待顧廷燁上了,最終卻被心上人當眾斥罵,被當家主母責備得無地自容。

秋娘心中不怨嗎?

她是個再平常不過的女子,可是她有一個好處,就是愿意認命。

當初被賣到顧家做丫頭時,家人久久都不來接她,她難過了一陣子,就過去了,接著踏實在侯府賣力工作;

顧廷燁的院子里爭芳斗艷,心上人從沒注意過她,她就滿足于每日偷看兩眼,也過去了;

終于走到了主子的身邊,可心上人在外面有人了,而且拼死都要保護那個人,她又難過了一陣子,失落了一陣子,可還是過去了。

現在心上人又回來了,而且還愿意錦衣玉食地供著她,還愿意給她抬身份,讓她養外室的孩子,她還有什麼不滿足呢!

面對著菱花鏡里那殘損粗糙的容顏,她認命了,也死心了。

有嬌妻在旁,顧廷燁的心里怎麼可能還有她的位置!

都說知足者常樂,認命的人也能給自己找到安慰。

認命的秋娘不再整日想著黏顧廷燁,反而能更好地照顧蓉姐兒;明蘭看到秋娘安分了,對她的態度也和善了許多;至于顧廷燁,他當然愿意看到一派祥和的后院。

秋娘能在侯府安享一生富貴,不是贏在處心積慮的算計,不是贏在海枯石爛的愛情,而是贏在她對顧廷燁的真心,贏在她知道認清現實,贏在她愿意認命。

很多雞湯都在勸人要努力爭取才能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其實學會認清現實,不做無謂的掙扎,安享目前的生活狀態,也挺好的。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