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氏,在電視劇里,一個高貴優秀又明媚的女子。她不僅救贖了齊衡,還收獲了美好的愛情。
可惜,在原著中,她卻是一個悲情的存在。
甚至,小仙兒覺得,申氏的存在就是在 警告所有女孩子們,遠離那些忘不掉前任,卻又賣深情人設的男子!
搶了如蘭婚事的申氏,是齊衡仕途和運勢的救贖。
申辰之亂后,被侮|辱至死的嘉成縣主,讓成了鰥夫,頭上還頂一個綠帽子的齊衡,一度淪為了京城貴族圈里的笑柄。
為此,受不了打擊,還覺得對不住兒子平寧郡主,大病了一場。
幸好,齊衡沒有被打倒,反而將外界的因素變成了動力,全力迎戰科考。
為了彌補兒子,平寧郡主決定撇去門第的偏見,到盛家為兒子說親。畢竟,盛紘是一個中等文官,自家能去提親,盛紘高興還來不及,怎麼會拒絕。
可是,還沒等平寧郡主出手,永昌侯府的梁夫人就瞧中了明蘭。
于是,平寧郡主就向王大娘子提了如蘭。齊衡上進,齊大人擔任的是肥差,平寧郡主的嫁妝幾乎掏空了襄陽侯府。所以,這天上掉下來的好事,讓王大娘子喜出望外。
只是,天真的只有王大娘子,平寧郡主卻另有自己的打算: 只與王大娘子口頭提親,沒有訂禮和信物。
就意味著,如果有更好的兒媳婦候選人,她可以隨時反悔。
而且,平寧郡主提如蘭的原因很簡單:與永昌侯府結個轉折親,況且自己的兒媳婦是嫡出的,又壓了梁夫人一頭。
本以為事情就到此為止了,可這時,卻出現了一個轉機—— 內閣首輔申老大人相中了齊衡。
申家,是晉南的大族,家中還屢出大員。申老大人更是政壇不倒翁,放哪兒都不得罪人,既會看皇帝的臉色,又能把握百官的暗潮,新皇帝使著頗覺手感不錯。
當初,齊衡娶了嘉成縣主時,已經表明齊家是站隊了三王爺。可誰也沒想過會突生變故,嘉成縣主死后,讓 齊家在朝堂中處于一個很尷尬的位置。
所以,此時申老大人向齊家拋來的橄欖枝,已經處于權利邊緣的齊家,自然會狠狠握住。
于是,齊衡娶了申家的嫡女申氏。
宛如江南煙雨的申氏,是如何救贖齊衡的運勢和仕途的呢?
申氏出自大族,有良好的家教。明蘭說她的容貌并不甚美艷,但勝在眉清目秀,雅致高涵,整個人淡雅的宛如江南煙雨。
嘉成縣主嫁給齊衡時,成天撒潑打滾,不僅壓得齊家大房抬不起頭,還和齊衡大吵大鬧。而申氏嫁給齊衡后,外人常夸她孝順長輩,妯娌和睦。
妻,是夫運。
可見,齊衡的運勢來了。
二人婚后不久,申氏為齊衡生了一對金貴的龍鳳胎。
皇帝為了表示祝賀,特意賜了齊家金鎖片。頒賞賜之時,口諭中特意提了 申老狐貍過去所做的「卓越貢獻」。
對此,英國公夫人都頗有深意地感慨道: 還是申家有面子。
看似英國公夫人輕飄飄地一句話,卻點開了齊家的遮羞布——齊衡的仕途與申家脫不開關系。
不過,給夫家帶來榮耀的申氏,并不開心。雖然,她的夫婿上進,婆媳和睦,家財頗豐。
但是, 申氏心里清楚,齊衡的心不在她身上。
出身尊貴的嫡女,都是驕傲的。所以,她因為「缺少愛情」,做了三件最傻的三個選擇。
首先,糾結齊衡的過往,追查他的「前女友」。
京城第一美男子齊衡,是很多女子的夢中情郎。所以,申氏嫁給齊衡時,是抱著最美好的夢想的。
婚后,齊衡待申氏很好,但女人是敏感的。申氏總覺著她和齊衡隔了些什麼,于是,這激發了她探索齊衡情史的好奇心。
但是,齊衡接觸的女子不多,直到有一次平寧郡主提醒她。作為女人不要太過端莊自重,少了情趣,不妨開朗疏懶些。她開始「對號入座」,將明蘭鎖定為目標。
于是,申氏開始試探明蘭。所以,她第一次見到明蘭時就說出:常聽說舅母自小就愛說笑,叫人聽了, 如沐春風,喜不自勝。
雖然是一句家常話,但是,熟悉齊衡的人都知道,他有做書簽的習慣,還會在書簽上用蠅頭小楷寫了八個字: 如沐春風,喜不自勝。
原著中,明蘭雖然對齊衡無情,卻也不愿意提起這件往事。于是,她強裝鎮定,拿出長輩的氣派說: 大丈夫志在四方,衡哥兒正是報效上進之時,我雖是女流之輩,也知如今朝堂上諸事繁忙。衡哥兒憂心朝務,正是上進之舉,難不成要日日斗蝶兒畫眉毛才算夫妻和睦。你們夫妻互敬互愛,闔家昌順,便是最大的正道。
申氏是個明白人,聽得出明蘭話中的意思。于是,她的心頭浮起一層淡淡的惆悵,要和齊衡過幾十年的人是自己,追究這些塵土堆里的事又有什麼意思。
但是,她終究是沒想明白。
其次,因為自己得不到「愛情」,她就惡心明蘭
申氏的命太好了。
她出身名門,是嫡女。自小受父母寵愛,在閨閣里不需要勾心斗角。出嫁后,丈夫年少俊美,才高勤懇,出身豪門貴族,將來前途不可限量,又不貪花好色,便是自己在孕期,齊衡也不曾收過通房。除了一顆心不知飄在哪里外,實在無可挑剔。
申氏自己也明白,比起世上許多女子,她已經是幸運的了,不必得隴望蜀。
可是,因為得不到百分之百的愛情的申氏,還是覺得委屈。
于是,在齊國公的壽宴上,申氏誆騙明蘭說出一雙兒女的名字里都帶「明」字。
對于齊衡的癡情,明蘭本來就心虛。所以,她被申氏這樣輕飄飄地一句話誆騙,最后暴怒了,不僅咒罵齊衡,還讓她與顧廷燁產生了誤會,甚至鬧到夫妻冷戰。
可是,明蘭不知道,人家的名字是按照族譜取的。
而知道內情的申氏,為自己出了一口「惡氣」。
最后,為了「愛情」,申氏和孩兒全部殞命。
齊衡太好了,所以,作為妻子,申氏想抓住齊衡的人,更要抓住齊衡的心。
所以,她選擇了最笨的方法,時刻留在齊衡身邊,感化他。
齊衡外放閩南,當時正好有時疫發生,所有的人都勸申氏不要隨行,閩南瘴氣濕熱,北方人水土不服,兩個孩子也都還小。但是,申氏死活要跟去。
于是,申氏帶著兩個孩子一起追著齊衡去了閩南,最后的結果是母子三人一齊殞命。
可是,這樣慘烈的結局,是申氏一意孤行得到的。所以,申家也只能認命。
申氏過世后,齊衡又娶了第三任妻子慶寧大長公主的嫡孫女。
后記:網上有一個很有趣卻又悲傷的問題: 丈夫不回家,但每個月給你五萬,你愿意嗎?
很多已婚女子的回答,是堅定且肯定的——愿意。
這個回答,對于未出嫁的女子,都是驚訝的。可是,結婚卻可以改變一個女人,讓她深刻意識到 愛情≠金錢。
畢竟,面對一個下班就躺尸的丈夫,孩子的屎尿屁和做不完的家務時, 金錢比愛情能讓人過得舒服。
英國公頂配嫡女張氏嫁給沈國舅時,丈夫不待見她,妾室欺負她。她自己更像是出了家一樣,關起門來過日子。
她生了兒子后,就經常勸身邊的姐妹: 少替男人操心,休養好身子最要緊。男人精著呢,身邊有的是狗頭師爺,替他們算計功名利祿,苦的只有女子,好歹我有了望哥兒,以后守著兒子,靜靜過日子,也不壞。
張氏的婚姻也是無愛的,但是,她從來不強求沈國舅的愛,只是讓自己的生活過得肆意灑脫。
可見, 無愛的婚姻里,學會愛自己,才是王道。
反觀申氏,她在齊衡的生命中,像是一個一朵曇花,美麗卻又轉瞬即逝。
哪怕,她在愛齊衡的路上,搭上了自己和一雙兒女的性命,齊衡也不愛她 。甚至,在她過世沒多久,齊衡轉身就娶了第三任妻子。
在第三任妻子過世后,齊衡就沒有再娶,反而時常把兩個大阿福娃娃握在掌心輕輕摩挲。而大阿福女娃娃和男娃娃的底部分別寫著「小六」和「小二」
甚至,齊衡為了能圓自己年少時的愛情,為自家行二的孫子,相看中了盛家孫輩行六庶女,品行也與明蘭一樣敦厚。
所以說,心里有「白月光」,娶了妻子還賣深情人設的男子不能嫁。
為了愛情搭上性命的申氏,對比盛老太太、王大娘子、張氏、康姨母這樣,得不到丈夫真愛的女子,還要可悲。
您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