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好人卻最不討喜,《知否》中的「她」為啥被億萬網友怒罵?
劇中的壞人有很多,像是前期的林噙霜,后期的康姨媽、小秦氏等。
她們毫無疑問,都是壞的流油,手上或多或少都沾著人命的反派。
所以觀眾討厭她們也并不奇怪,但《知否》中卻有這樣一個人,明明沒做過什麼壞事,可就是被觀眾嫌棄的要死。
她就是沈皇后和沈從興的妹妹小沈氏。
小沈氏的第一次出場是明蘭剛搬進澄園的那段時間,沈從興作為顧廷燁的好兄弟肯定是要上門拜訪的,而小沈氏也跟著來了。
明蘭當時說過一句話,小沈的性格很像宥陽盛家的堂姐品蘭,都是一樣地活潑愛玩。
這話可不對,小沈氏與品蘭根本差了十萬八千里!
品蘭雖然愛調皮搗蛋,頭腦也沒有明蘭這樣通透,但她會為了姐姐的幸福甘愿一輩子不嫁人,也會為了姐姐勇闖青樓。
要不是大老太太攔著,她怕是早就把孫秀才揍得屁滾尿流了。
小沈氏可就不一樣了,既無勇也無謀,完全是是全劇智商的倒數第一!
她是禹州出身,總被大家嫌棄是小門戶來的見識短淺,所以在汴京的貴婦圈里混的不咋地。
和張桂芬比起來小沈氏同大鄒氏的感情更深,再加上人家是為自家姐姐身死的,小沈又和小鄒氏一同長大,她一直是站在鄒家這邊的。
特別是在張桂芬難產的時候。
原本張家就沒打算和鄒家對著干,是鄒家動了不該有的心思。
明明已經有了嫡長子在手,桂芬生男生女壓根沒區別。
倘若不是他們差點害死張氏,鄒家也不會被重罰。
他們的下場完全是自己作死的。而小沈氏的做派跟他們如出一轍,都是沒腦子的貨色。
鄒家仗著沈家的名義在外私自放印子錢,甚至鬧出了人命。
外戚的身份本就尷尬,他們更是從未替沈家考慮過。
偏偏小沈氏還不以為然,就算求到了明蘭跟前也沒用。
「缺心眼」誰救得了啊!
如果說放印子錢算小事的話,在張桂芬難產的大事上,小沈竟然還想要替小鄒氏求情。拜托!那可是人命啊大姐!
鄒家再有恩情在,也不能為非作歹。
況且還是沈張聯姻這種等同于國事的大事。
沈從興能做的便是盡可能地保下鄒家人的性命。要不然遲早都得玩完!
盡早的收拾了鄒家,才能保全沈鄒兩家。
看到這,你們是不是已經被小沈氏氣個半死了呢?
但更氣人的還在后面,原著里「小沈」的破事更多!
《知否》原著比劇版討厭1萬倍的人物!小沈氏犯下的惡事有一籮筐那麼多!
小沈和沈從興作為皇后的弟弟妹妹,新帝即位之后一定會成為聯姻的工具。
沈從興被逼無奈娶了張家嫡女,雖然這兩口子走的是先婚后愛的路子,但咱們這位國舅起先是一萬個不愿意。
相比之下,小沈氏就幸福多了。因為她的這門婚事好到不能再好了!
原著中圍繞著小沈氏所嫁的鄭家二公子還有很多情節,小鄭將軍的父母和藹可親,上頭只有兄嫂在。
小沈非但沒有婆媳矛盾不用遭新婦的罪,鄭大哥和鄭大嫂也都是頂善良的人,這位嫂嫂還是小說里明蘭的好閨蜜呢!
這樣的婆家簡直是京城萬千少女的「夢中情家」。
前面提到小沈因為和鄒家感情深,總幫著鄒家說話。
但其實在原著里,小沈不止事事維護小鄒氏,還處處詆毀張大娘子。
她和桂芬之間的嫌隙也不單是鄒家,更多的是來自于她的自卑。
如果不是沈家和新帝橫插一腳,小鄭將軍原本會娶桂芬和張家結親。
自從小沈知道了其中的原委后,便一直暗地里和桂芬做比較。
這對比的結果當然是不如人家一大截啊!
不管是鄭家還是張家,其實根本沒人嫌棄她,只是她自己沒有底氣而已,所以才用攻擊別人的方式來「抬高」自己。
想想劇版的華蘭,她在袁家才是貨真價實的被嫌棄。
因為出身低插花品茶不如貴婦們懂得多而被孤立,最后不還是靠著自己的本事打敗了討人厭的婆婆,在貴婦圈博得了好名聲。
小沈氏的情況比華蘭輕松多了,她又哪來的臉怨天尤人呢!
隨著鄒家受到了懲罰,沈家和張家的關系緩和了不少。
但小沈氏真正向桂芬示好,卻是在這件事上!
小沈氏笨的時候是真笨,聰明的時候又是真聰明。
在女兒的婚事上,她倒是一反常態的高瞻遠矚了起來。十分有遠見的和明蘭、桂芬套近了關系。
小沈因為身體原因只生了一個女兒,雖然鄭家有老大傳宗接代,但她還是為了自己和女兒謀劃了一番。
不過想找一門好婚事對她來說太簡單了!
守著勢力龐大的顧家和沈家,甚至還有盛家和張家,只要她和明蘭桂芬搞好了關系,女兒的后半輩子也就不用愁了。
其實她巴結上一邊就行,但眼下孩子還小看不出什麼,她的如意算盤可真精!
而除了自家女兒的婚事之外,沈家侄子討老婆的事兒,她也沒少摻和!
欺負嫂子禍害侄子,《知否》原著里的「小沈氏」竟然這麼討厭!
別看劇里的小沈調皮搗蛋傻兮兮的,書里的她可不簡單。
雖然鄭家婆母不會為難小沈,嫂嫂也不是個刻薄的,但該守的規矩禮儀還是要遵循的。
小沈若是婚后還從前那樣鬧騰指定不行,鄭家是京城有頭有臉的人,鄭大嫂絕不允許任何人敗壞家族的名聲,小沈也不例外。
小沈結婚后總是吵著讓小鄭帶她出去玩,遭到了嫂子的阻止。
大嫂不讓小沈在外太過拋頭露面,影響鄭家的清譽。畢竟那個時代的人,把名聲看的很重。
小沈自小沒了父母是被哥哥姐姐寵大的,在婆家稍微受些委屈便向皇后姐姐告狀。
皇后原本是想傳鄭大嫂進宮的,沒成想讓大嫂先發制人了。
鄭大夫人跑到老夫人跟前,自請謝罪,說啥也不當這一家主母了。
大嫂操持鄭家幾十年從無差錯,又生了一雙兒女,老夫人怎麼可能做事不管,于是披上誥命服便進了宮。
事情的結果就是大嫂安然無恙,反而是小沈氏得罪了公婆和哥嫂,連帶著小鄭都被她連累,沒臉面對家人。
想當初,小沈被其他官眷為難的時候,大嫂還出言維護過她,小沈真是實打實的狼心狗肺。
經此一事后,小沈算是安生多了。她是皇后的親妹妹,鄭家人再怎樣都不會為難她。命是真的好!
不光是在鄭家惹下禍事,沈家那邊大鄒氏所生的嫡長子也出了麻煩事,那就是小沈大侄子的老婆至今沒著落。
凡是京城內消息靈通些的人家都知道沈家內部的污糟,嫡庶不分小妾當道,沒人愿意把女兒嫁過來。
明明是沈鄒兩家的過錯,小沈卻把鍋甩到了桂芬和鄭大嫂身上。
可假如讓小沈的女兒嫁給「侄子」這樣的人家,小沈會愿意嗎?
大嫂回懟之后,小沈便再也說不出話來。
還好明蘭沒有親生女兒,不然這門親事可不好推掉。
沈家老大最終娶了皇后姑姑的公主,靠著走后門勉強解決了終身大事。
只是討公主做老婆可不是什麼好事。
公主身份尊貴打不得罵不得,更不能強行逼迫她,比如讓她奉小鄒氏為婆母。
堂堂公主管一個妾叫娘,傳出去簡直是天大的笑話。
公主回宮告狀間接導致小鄒氏被送到了外莊。沈家可是一下子清凈了不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