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深度解析:她被王大娘子「誤傷」后,親手毀了女兒的幸福

小九 2023/02/14 檢舉 我要評論

原著中,王大娘子一直是橫著走,所以,她怠慢婆婆,不敬夫婿。

王大娘子不僅在自己院子里豪橫,還跑到別人家里去擺闊。最后,她被王大娘子「誤傷」,親手毀了女兒的幸福!

不過,風水輪流轉,王大娘子給盛老太太下毒后,卻被長柏發配回宥陽,受了她的鉗制。

她就是盛家大房,盛維的妻子——李氏。

李氏,一個被王大娘子「傷害」過的人

盛紘的父親是哥兄弟三個,因為,盛老太太對大房有恩。所以,盛大老太太的兒子盛維與盛紘更加親厚。甚至,比尋常人家的嫡親兄弟還要好。

在明蘭第一次從宥陽回來的時候,盛維更以「京城米貴」,給盛紘送去了好些銀錢米糧。

盛紘升官搬去登州時,見慣了富貴的劉媽媽都對王大娘子感慨: 這維大老爺與我家老爺雖是堂兄弟,竟比尋常親兄弟還要好呢,也不知花了維大老爺多少銀子,這情面可大發了。

不過,對于這件事,王大娘子卻認為是應該的,并且還得意洋洋地與身邊的劉媽媽說:

維老爺雖未出仕,卻理家得當,家財極厚,錢財于他并不放在眼里,老爺與我娘家哥哥都做著官,將來也能照拂他的子孫,費他幾個錢也沒什麼要緊的。

所以,王大娘子不僅心安理得的享受著大房的銀錢,回到宥陽老家時,還給盛維的妻子,自己的堂房大嫂甩臉子。

而王大娘子這樣的舉行,深深的傷害了李氏的心。但是,如果不依靠盛紘,只能自家出個官老爺,于是,她瞧上了十二歲就中了秀才,并且有宰輔之命的孫志高。

李氏的美好愿望,卻毀了女兒的幸福

李氏覺得孫志高是個潛力股,所以,女兒盛淑蘭出嫁時,她給賠上了厚厚的嫁妝。可是,孫志高自從娶了淑蘭,銀錢不愁后,就墮落了。而孫家人對淑蘭也不好:

婆婆:淑蘭嫁進孫家三年,一個月中倒有又二十多天是睡在婆婆屋里的,端茶遞水,伺候飲食,下灶上房,三更睡五更起,打罵沒有半句還口的,這還不賢惠? 夫婿:孫志高覺得淑蘭無趣,又嫌棄淑蘭生不出孩子,就要求納妾。于是,淑蘭進門不足半年,便為姑爺你張羅了三個通房,一年后又從外頭買了兩個,第二年聘了一個良家的姨娘,另三個通房,第三年又是四五個。僅僅成婚三年,孫志高的妾室通房就有十三四之多。

淑蘭做了這麼多,孫志高還不知足。就連李氏也清楚,孫志高并非良人。可是,為了次女的名聲,她一直哄著孫志高。

可是,孫志高在認識了一位青樓奇女子后,就硬要求淑蘭接納那位女子。最后,盛家人為淑蘭選擇了斷尾求生,與孫志高和離。

可是,在和離的時候,明明是孫家人不對,孫志高卻指責淑蘭的兩樁「七出」大罪:

無子:成婚多年,沒有為孫家生下一兒一女,直指淑蘭不孝; 善妒:妾室有孕,淑蘭卻不同意她進門,直指淑蘭善妒。

孫志高還當著眾人高傲的說: 「不賢之人,要來何用,休書一封,下堂去罷!」

還好,在盛家人的恩威并施下,孫志高同意和離。卻還輕蔑地對淑蘭說了一句:

「你無才無貌,本不與我相配,當初便是我家許錯了婚事,如今這便好好去了,以后配個殺豬種地的,可要賢惠些了。」

李氏的「多心」,源于自卑

其實,對于王大娘子的囂張跋扈,李氏的小姑子盛紜都曾親口對盛大老太太說過:

「當初嫂子想偏了,不喜老靠著堂哥(盛紘)家,不就是王氏嫂嫂給她看過幾次臉色嘛!那又如何,她連自己婆婆都敢輕慢,何況我們做買賣的;且二嬸和堂哥可是好的,提攜幫襯從來二話,咱們兩房有來有去的,有什麼不好?可嫂子非想自家也出一個官老爺,這才把孫家縱容成這樣!」

而李氏這樣「多心」是有原因的,因為李氏是庶出:

當年,盛維娶妻時,父親盛大老爺把家產幾乎敗凈,好在李老太公為人厚道,還記著當初和盛老太公一起發財的情分,便做主把孫女嫁過去,但他兒子兒媳不樂意,中途插手換了個庶出的閨女過去。

不過,誰也沒想到,盛維空手掙下了諾大那個被換掉的嫡小姐,反而嫁的不怎麼樣。

隨著盛維的發跡,沒有人再提李氏的出身。但是,嫡庶必定有別,那刻在李氏骨子里的自卑,讓她敏感又多疑。

孝順溫柔的李氏,最終還是碾壓了王大娘子

李氏在盛家后宅里,相夫教子又孝順婆婆。所以,盛維和盛大老太太對李氏多有看重,而李氏對比王大娘子,李氏在某種程度是碾壓王大娘子的:

1、李氏PK王大娘子,有絕對的管家權

李氏身邊雖然有嫡長媳婦,可是,李氏在盛家是有絕對管家權的。而囂張的王大娘子,在嫡長媳海氏在家時,家是由海氏掌管的,海氏與長柏赴外任時,盛老太太也會插手管家的事情

最讓王大娘子心中不平的是,長楓的媳婦柳氏,作為庶出的媳婦,自己小院的吃穿用度都不用經過王大娘子。

2、李氏PK王大娘子,家庭和子女更幸福

李氏沒有妾室的困擾,四個兒女皆是她出,已經是人生贏家了。

雖然,兒子們沒有長柏出息,可是,嫡長子生意做的風生水起,嫡長女再嫁后,成了婆家團寵,嫡次女更是嫁進了福窩。

嫡次子更是在升官后,有了去慎戒司探望的權利。要知道當初送康姨母進慎戒司,盛家、康家,哪怕是得享太廟的王家,都沒有申請的資格。

而王大娘子的兩女一子,雖然生活幸福順遂,可是,嫡長女華蘭被婆婆欺壓了十年,丈夫袁文紹才幡然醒悟;嫡次女低嫁文家,被婆婆欺負,丈夫文炎敬也要時常敲打。

3、李氏PK王大娘子,目光更長遠也更有手段

盛家大房最多的恐怕就是銀錢,而盛家三房不僅時常來打秋風。還把三個女兒送來,讓大房供養。

甚至,在三房的一個女孩偷了大房祖屋的地契后,李氏沒有發作,只是將女孩接回自家,然后派人去與她的婆家說女孩染了風寒,婚期推遲半年,再把女孩關起來。

最后,女孩交出了地契。

而且,盛家三房來打秋風時,盛家大房不僅不怒,反而銀錢米糧的供著。而李氏和夫婿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博一個好名聲:

商賈人家多有不義之名,可你大伯父卻是滿縣城夸上的,不過費些許銀子,也不白供著三房的大魚大肉,能博個美名,與子孫后代豈不更好?

相對比之下,王大娘子除了對兒女大方,對姐姐康姨母大方。對其他人,可以說是吝嗇了。

但是,有便宜可占時,王大娘子卻從不客氣:

明蘭嫁給顧廷燁后,王大娘子還提醒明蘭,要多多關照康姨母。

在康姨母給顧廷燁塞妾時,她還傻乎乎的認為康姨母說的對:明蘭和王大娘子不是一條心,而康家的庶女不僅與她們姐妹是一條心,還能順便打壓明蘭。

後來,不辨是非的王大娘子,被親姐姐攛掇給盛老太太下毒后,還被長柏發配回宥陽,歸李氏管理:

王氏素來不喜宥陽,嫁入盛家幾十年,在老家待的時日加起來不足一個月。在那里,她無親無故,只能依靠大伯父一家。鑒于王氏跟堂嫂的關系,想來李氏很愿意嚴厲督促她「悔過」。

而聰明的李氏,不會像王大娘子一樣,被人兩三句話就攛掇給婆母下毒,卻不考慮兒子的仕途和女兒的幸福。

編后語:像李氏這樣,因為出身不高,而自卑的人大有人在。

不過,李氏也是幸福的,不僅富貴多金,夫妻和睦,子女也大多上進。所以,本來幸福的李氏,只要把心胸放開。

那麼,她會比王大娘子快樂!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