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暑假,《蒼蘭訣》播出。
這部爆劇,從ost到美術到劇作立意,都讓觀眾看到了昔日《仙劍》系列的唐人遺風。
原以為這是仙俠劇的復興之始。
卻不想s級大劇《重紫》,又踹上了仙俠劇的大門。
口說無憑,看似精致的《重紫》到底差在何處?下面由筆者一一分析道來。
服化道
《重紫》里,女主一開始的人設是個小乞丐,受人欺凌,食不果腹。
然而她作為一個 叫花子。
卻頭髮烏黑柔順,還有空梳了兩個發髻。
甚至還畫了極其精致的眉毛。
更離譜的,這位叫花子的雙手柔嫩白皙,甚至做了肉粉色透明美甲。
從發絲到指甲,各種裝束都非常浮于表面。
女主不像四處乞討的流浪乞兒,反倒像仙女下凡體驗人生。
第一集的一開始,觀眾就被這樣敷衍的妝造糊了滿臉。
比社畜打工人還要精致的乞丐,我們要怎麼相信她慘呢?又如何入戲?
而指甲問題。
其實早在綜藝《一年級》里,袁詠儀作為導師,就曾對學員說過:
演員演員,演繹她人的人生,就要尊重角色的境遇。
絕不能因愛美的私心,而去做指甲、動妝容。
可惜2016年的綜藝里發生的問題,直到23年依舊在s級大劇里重演。
反觀《蒼蘭訣》呢?
連劇中戰神男二的鎧甲都是順應人設的。
劇組花重金,用造價不菲的樹脂材料,做出了水的流動感。
——只因為男二的原身是鹿,根據古籍中記載,他的能力為司水。
事實證明,是否花錢,觀眾火眼金睛,一定看得出來。
特效美術
說完女主的出戲妝造,男主出場時所帶出的天庭環境,也實在槽點滿滿。
「喪葬風」的白花花置景,屬實讓觀眾審美疲勞。
一味用滿目的白金,堆砌所謂的「仙」味。
到底是偷懶,還是被西方審美洗了腦了呢?
這大圓環后的摳圖山水,大學生作業也做不出如此假的特效。
而對比一下《蒼蘭訣》。
每一個場景的色彩,都對應了劇情的發展方向。
仙界夢幻。
月下相約浪漫。
魔界則突出血色陰森。
代表和平美好的神族棲息地,則取材于現實里的伊犁杏花溝。
新疆伊犁杏花溝花期很短,盛放期一般在4月——這點,正契合了息蘭神族存在的短暫。
兩廂比對,用心與否昭然若揭。
在制作成本動輒幾億的情況下,如果連最直觀的特效美術都敷衍了事……
那觀眾如何相信劇組,是認真打磨了一個新世界?如何愿意被說服、被感動?
老套劇情
從劇組的宣發角度,到第一集ppt式的快切介紹。
都讓觀眾很快就能明白,這又是一部「人人都愛女主角」的瑪麗蘇大劇。
三段話就能概述完整部劇的劇情。
1.男女的初見依舊是英雄救美的:
身為神仙的男主,意外救下了女主。
2.情節的發展依舊是老套的:
女主其實身帶魔氣,于是男主必須在天下與女主間二選一。
3.人設的轉折也相當刻板:
女主最后為愛黑化,拯救蒼生。
哎。
眼熟嗎?
各位抬頭看看日歷,2023年了。
我們卻又看了次低配翻拍版的《花千骨》。
然而彼時《花千骨》可以大爆。
依賴的是第一口吃了螃蟹:新穎的師徒虐戀+男主主演的生動演技。
高嶺之花師父和靈動軟萌徒弟,禁忌之戀碰撞下的爆棚cp感,讓觀眾看了個新鮮刺激。
但如今已是八九年過去了。
姑且不論,這樣的人設搭配是否還新鮮。
就說劇里師父上手就摸、張口就撩的不值錢模樣,哪里還有分寸感、克制感?
若是沒有了愛而不得的破禁意味,那師徒設定又有何意義?
主題
我們且不提仙俠劇的曾經——《仙劍》系列對小人物的觀照、對「俠」氣精神的贊頌。
就提去年。
《蒼蘭訣》用怯懦女主和bking男主的搭配。
拍出了「愛讓懸崖變平地」「愛讓怯懦者變勇敢。」的主題。
得到了60w+觀眾的贊譽有加。
豆瓣評分高達8.1。
我們為什麼會喜歡它?
因為——
神仙也好,魔王也罷。
如今的觀眾歷經了疫情,動蕩三年。
我們不在乎這些超脫凡世者的狗血愛恨,是如何摧毀蒼生、又拯救蒼生的。
比起帶入做透明美甲的乞丐女主,我們更容易帶入的,是動輒為主角愛恨付出一生的普通人。
觀眾不再想看假大空的口號「救贖蒼生」「為了你殺盡天下又何妨」。
我們更想看 有人性弱點的神魔。
他們同樣被性格缺陷所絆、被命運糾葛所困。
但因為他們是神魔。
他們有著塵世中人所難以企及的超能力。
因而終究會發揮主觀能動性,去解決問題、去抗爭命運。
觀眾打開屏幕,路過他們的人生,觀看他們的斗爭歷程,從而獲得更多的動力。
于是我們會相信,我們也可以。
可以扭轉自身弱點,可以相信愛,可以用力量掙脫命薄上的所謂天定。
這才是影視劇本該給我們帶來的。
只可惜——
《蒼蘭訣》做到了。
《重紫》卻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