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廷燁襲爵的時候,明蘭也獲封一品誥命,表面上看起來是躋身貴眷夫人行列,實際上想要被貴眷圈接納,還需要做出點事跡讓人家刮目相看,否則即便有了尊貴的身份,也會像墨蘭那樣形單影只被排擠,因此明蘭親自操辦了顧府和澄園的并府之宴,希望通過宴席得到大家的認可,建立自己的人脈圈。
不曾想,人人都忌憚顧廷燁的權勢給明蘭三分顏面,那英國公府出來的嫡女張大娘子卻是個嫉惡如仇不畏權勢的人,聽了小秦氏幾句哭訴抱怨,就把明蘭當成欺辱婆母的惡人,出門又見家中妾室鄒小娘當眾挖苦嘲諷自己,剛說兩句明蘭又跳出來阻止,便下意識把明蘭歸到攀龍附鳳之流,連著她一塊兒罵起來。
盡管顧廷燁和沈從興的出現緩解了當下的尷尬場面,但是明蘭精心操辦的第一場大宴就算是毀了,賓客歸家之后都會把這事兒當成笑話講出去,看起來明蘭與張大娘子的梁子算是結下了,連沈皇后都宣了明蘭去道歉,沒想到明蘭卻毫不計較地表示,自己愿意去開導張大娘子,還以德報怨地緩和了她與沈從興的夫妻感情。
看到這里有人說明蘭是拜高踩低,看張大娘子的家世好便忍下委屈地攀附,也有人說明蘭心地善良,自己的面子都被人踩在腳底下了還去照顧對方的心情,可事實是,明蘭初次探望張大娘子并非不計前嫌,而是她自知理虧后的補救,若張大娘子真是蠻不講理的人,明蘭才不會自討苦吃,但是讓鄒小娘出現在正宴上,的確是明蘭的疏忽。
小秦氏看到張大娘子和鄒小娘爭吵的時候就說了: 「這場面大了,這就難免東家和西家有冤,南面和北面有恩,這禹州的,汴京的,哪邊都不能得罪,要是自家穩不住陣腳,這席面,就更不好看了!」明蘭作為主人家,本就該在安排的時候避開這些矛盾點,她卻讓鄒小娘當眾說出張大娘子的私【房☆事】兒,就是沒有安排妥當。
因此明蘭是不怪張大娘子砸場子了,真要追究起來,她更恨那個不知禮數貿然出現在正宴上的鄒小娘,要知道,這位鄒三姑娘來赴宴的時候可是連招呼都沒打一聲,直接坐著轎子就出現在顧家門口了,這種上門前都不提前報餐的人,別說是在古代,就是放到現代都討人厭啊,何況鄒小娘還是個登不得大雅之堂的妾室。
一個妾出現在只有嫡妻才能參加的宴席上,這何止是對張大娘子一人的羞辱?對滿院子的當家主母來說都是一種恥辱,明蘭事后四處賠禮道歉都來不及,怎麼還敢怪罪張大娘子挑事兒呢?只怕她心里還是想借張大娘子的名頭下手,先跟這位姑奶奶處好關系,其他人自然也就不好再說什麼了。
果然,張大娘子與沈從興夫妻和睦之后,英國公夫人感激明蘭的撮合,每場宴席都不忘邀請明蘭,主動帶著明蘭認識那些貴婦人,當著眾人的面拉著明蘭沒口子地夸,明蘭就這樣順利躋身上流社會貴眷圈了,與其說她不計前嫌幫助張大娘子,不如說她是借著張大娘子的出身,互惠惠利,合作雙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