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常人家的姑娘,哪怕是個庶出,哪怕家世不好,也是輕易不愿意給人做妾的,林噙霜是因為家道中落不愿吃苦才給盛紘做了妾,康兆兒庶女出身受嫡母欺辱多年也還有個做正妻的愿望,衛恕意學著正妻的規矩長大,不得已賣身為妾,遺憾終生,怎麼小鄒氏一個堂堂正正的嫡出姑娘,反而做妾也愿意嫁給姐夫呢?
按照小秦氏的角度來看,哪怕是嫁給姐夫當續弦都是屈辱的,她更希望可以好好嫁一個年紀相仿的郎君,花季少女張大娘子也是如此,本可以嫁給青梅竹馬的她,被一道圣旨許配給年近四十的沈從興當填房,對她來說也是晴天霹靂,真是想不明白小鄒氏連個正妻的名分都撈不著,為什麼會高高興興地嫁給沈從興做個妾室。
按理說,小鄒氏與小沈氏年紀相仿一同長大,看到小沈氏能夠嫁給青年才俊小鄭將軍做原配正室,她也應該想要嫁得良人當個正妻才對,別說是沈從興的妾室,就算是沈從興的填房這個位置,她也該是敬而遠之,可她卻對給姐夫當小妾很感興趣,甚至認為張大娘子占了自己的位置,這就讓人懷疑她從前是聽什麼教育長大的了。
鄒家父母過世得早,鄒家姐弟都靠著大鄒氏與沈從興的夫妻關系生活在沈家,而沈家則因為沈皇后的關系依附趙宗全生活,這就表明鄒家變相掛在趙家身上吸血,趙宗全對妻子的弟弟照顧有加實屬正常,卻不會對大舅子的岳家有什麼感情,因此可以斷定,鄒家人在沈家人面前是低一等的。
比如沈皇后會悉心教導自己的嫡親妹妹小沈氏,小鄒氏則由大鄒氏這個嫡親姐姐來教導,而大鄒氏一心都掛在夫君沈從興身上,為了沈家的未來不惜搭上自己的性命,想來也不會分太多的精力在幾個弟妹身上,原著里她可是對沈皇后的孩子比對自己的孩子還要上心,且交代沈從興不與鄒家聯姻,可見大鄒氏根本沒把弟妹放在心上。
根據大鄒氏的生前的態度來看,她是準備等到弟妹長大以后,就把他們打發出沈家的,奈何人算不如天算,大鄒氏早早去了,幾個「嗷嗷待哺」的弟妹就成了沈家的責任,為了過上好日子,鄒家兄妹自然要拼了命趴在沈從興身上吸血,續弦填房的位置搶不到,就是當妾也要讓小鄒氏與沈從興攀上關系不可。
剛好沈家為了大義的顏面,也有納小鄒氏為妾的意思,這在鄒家人看來更是大好的機會,不僅不會拒絕還是上趕著去做妾的,沒什麼見識的小鄒氏肩負著籠絡沈從興的責任,又想過上金尊玉貴的好日子,再聽說誥命的封號,便高高興興坐上花轎做妾去了,殊不知,她以為的登天梯,才是她踏上悲慘人生的絕命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