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若昀、王陽、戚薇主演的《顯微鏡下的大明》從當初一開拍就廣受關注,演員陣容亮眼不說,原著作者馬伯庸的口碑也有保證。開播后我連刷了三集,感覺這個劇方方面面都挺好,但也有難以避免的硬傷,導致它很難成為像《狂飆》之類的爆款。
《顯微鏡下的大明》張若昀飾演帥加謨
演員方面,張若昀一改《雪中悍刀行》《慶余年》中的形象,竟然在劇中飾演一個呆子帥加謨,算術方面天賦異稟,其他方面卻遲鈍又木訥。
張若昀第一次出演這種角色,竟然毫無違和感。經常歪著頭看向一邊,緊張尷尬情況下時不時地咬手,目光躲閃,這些小細節將一個社恐的形象演繹的很到位。在同年齡段的演員中,張若昀無疑是佼佼者。
《顯微鏡下的大明》張若昀和戚薇
還有王陽、吳剛的演技,一如既往的穩定。至于戚薇飾演的女主豐碧玉,演技倒是沒問題,將一個潑辣、護犢子的大姐大形象演得活靈活現。唯一有點不足的是年齡問題,戚薇在劇中的形象顯得比較老成,充其量是風韻猶存婦人,但劇中的人物設定卻是——姑娘。
這個差距就有點大了。每當聽王陽飾演的程仁清對豐碧玉說「姑娘花容月貌」就想笑,這是說反話呢吧?
《顯微鏡下的大明》張若昀
布景和服化道方面,都是相當精致。偶爾出現的龍的幻象,特效做的也很到位。雖然這只是一部12集的短劇,但明顯是用了心的大制作。
劇情方面,相比于原著做了一定的調整修改,但總體上改動不大。馬伯庸的原著小說比較平淡乏味,劇本調整后增加了懸念,比如帥加謨的身世,父母的死因等,都使得本劇多了一些懸疑色彩。
《顯微鏡下的大明》王陽飾演程仁清
在敘事手法上,帥加謨一個微不足道的呆子,卻要為全縣的稅收錯誤討公道,一個人單挑好幾個知縣,這種類似于扮豬吃虎打臉的爽劇玩法,很容易讓人產生共鳴。
以上是這部劇的優點,制作精良,演員給力,劇本設計也很技巧。但它也有自己的缺點,導致它注定不會大紅大火。而這個缺點又是無法避免的,那就是——冷門。
如果把它當成古裝懸疑劇看,很可能中途睡著。因為它沒有《唐朝詭事錄》的詭魅橋段,沒有讓人心頭髮緊的破案緊迫感。
《唐朝詭事錄》海報
《顯微鏡下的大明》的情節內容決定了,它的懸疑是普通人的懸疑,噱頭不足,對觀眾的吸引力也就非常有限。如果你拿它當懸疑劇看,很可能會睡著。
而如果你把它當做爽劇看,那它又不夠爽。沒有爽劇中快速打臉,咸魚翻身的爽感。小人物扮豬吃虎,和好幾個知縣斗,這個斗的過程太漫長,太艱辛,而且最后還不一定能斗出好結果。所以它只有爽劇的開頭,卻沒有爽劇的身體和尾巴。
《顯微鏡下的大明》劇照
所以命中注定,這部《顯微鏡下的大明》是一部好劇,但是太冷門了。它只是拍給一小部分人看的,比如喜歡歷史的,喜歡原著的。
它注定無法大火大紅,無法成為像《狂飆》那種現象級的國民熱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