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家一代二代兒媳,竟然全都是祖母套路來的,計謀不一般

小九 2023/04/24 檢舉 我要評論

大娘子在盛家的生活,主打就是一個變形記,還是農村娃兒來城里長見識的那個。

她從小跟著叔叔嬸嬸長大,屬于一眾大娘子中,少數的童年能過的幸福快樂的,畢竟別的小姑娘琴棋書畫都精細地學過了。

比如她那從小被寵上天的嫡親姐姐,而咱小王并不擅長這些,詩集散文能讀但連起來就不知道是啥意思了,賬本卻一眼就能挑出錯來,算盤打得更是很溜。

因為從小沒跟在爹娘身邊,回到家后,爹娘對小王好的過分,像是要彌補多年來的虧欠。

這些該學的東西,小王也是有一搭沒一搭的應付著學學,樣子上過得去就行,也不指望她能靠這個考狀元。

到了年紀出嫁后,小王又運氣好的嫁給了青年才俊盛纮,雖然他家世不顯,但前途一片光明。

盛家和王家的親事并不門當戶對,王氏其實是被盛老太太套路來的。

當初盛家上門提親,她那眼高于頂的姐姐瞧不上這小門小戶的,隔著簾子瞅了一眼,就說要嫁到康家。

老爹爹也看不上盛家,這門親事就要告吹,爹爹都在哄著說再給找好的了。

盛老太太帶著一個青年上門,母親一眼就看上了玉樹臨風的盛纮,把這門親事應下了,小王也不懂這些,只覺得未來夫婿挺帥的。

每當看到姐姐過得不順的時候,小王都慶幸老娘給自己選的這門親事。

夫家雖然不是位高權重,卻家底殷實,還不是個規矩極嚴的門戶。

一不用給煩人的婆婆站規矩,二不用應付難纏的小妾,從小伺候夫君的通房,也在成婚后立馬打發了。

日子過的順風順水的,她那好強的性格就壓制不住了,內院的事兒管住了,她也想插手盛纮官場上的事兒,這不是管外邊的事更有成就感嘛!

誰知,慢慢的日子開始出現了裂紋,又出現了一個難纏的小妾林噙霜。

本想著婆婆親自發話不用天天晨昏定省,小王也樂得清閑,誰知府內府外漸漸傳出了閑言碎語,這叫什麼話,是老太太發了話不用日日請安的。

小王心里怨著老太太養了林噙霜這賤婢,沒安好心,更是不想去貼她的冷臉。

其實也是,要是她多多拉攏著婆婆,也不至于在盛府這麼孤立無援,但凡說個不合禮數,盛纮也沒法子貼林氏田莊鋪面。

以老太太的手腕,隨便找個林氏的錯處,兩個庶娃子就能抱到主屋里養著,畢竟盛纮是個百般孝順的主兒。

小王在林噙霜那兒吃了不少暗虧,終于知道耍點小計謀了,她讓娘家花了大把的時間和精力,找到了貌美的衛恕意。

看著林噙霜和她斗了個把年,王氏坐享其成。

之后又經歷了小衛死,狠狠地坑了林噙霜一把。林噙霜犯了讓家族蒙羞的大錯,盛纮也絕不姑息的把她趕出了盛家。

斗了半輩子沒對手了,親兒子長柏中進士很爭氣,小王本以為日子就這麼一直順下去了,誰知難纏的兒媳婦來了。

祖母最會復制粘貼,一個計謀用兩次。

讓大娘子吃癟這事,是盛纮最樂于看見的,而自己的嫡母,也是三兩句話就能把這個糊涂媳婦的話給擋回去。

海氏能嫁給長柏哥哥,全靠祖母使得這出「美男計」。

也全靠祖母套路了大娘子和盛纮,長柏才能有海氏這麼一個好媳婦兒。

《知否》中,長柏的科考成績一出,沒多久,他就有了海家這個可以幫助他好好搞仕途的好婚事,那你好奇嘛?

這麼好的一門親事,為啥就能順利落到長柏頭上呢?

長柏雖然中了進士,家世還是單薄了點。

他雖然是配享太廟王老太師的外孫子,可也是個外家,并不是親孫子。

對于滿門清貴的海家來說,盛家這樣的門第,是入不了眼的。

但海家有個人盡皆知的規矩,子孫四十無子才可以納妾,做這樣人家的兒媳婦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可是這樣環境之下,養出來的閨女,必定是個不容人的,所以海家的女兒不好找老公,非常的不好找。

在孔嬤嬤教盛家女兒規矩的時候,祖母就聽她夸過海氏,說她懂事知禮長相清秀,有做當家主母的風范。在長柏考試之前,祖母就想定了這個孫媳婦。

想定的同一時間,她就找來了盛纮。

辛苦經營起來的一切,盛纮自然是比老太太還要看重的,大兒子大女兒的婚嫁更是家中女兒的標桿。

當初嫡母對自己所做的謀劃,讓他吃到了其中的好處,母親這麼一提,他就心中了然。

海氏一門五翰林,當初的自己有個探花郎的爹和勇毅侯的嫡母,都不見得夠得上,確實是柏兒高攀了。

可真掙出個好功名來,當初用在自己身上的做法,也可一試。

人人都知道,海家的大小姐出了閣后,為著納妾的一干事宜,三天兩頭的忤逆婆婆。門第這麼高的海氏進了門,王若弗怕自己不好管教,一直極力的反對。

可盛纮早就看出了這門親事的種種好處,他直接反駁道,要不是有這麼個規矩,咱家跳著腳還夠不上海家呢!

老太太壓制住了王氏,讓康家女兒嫁給長柏的心思,又處處說著這門親事的好處,大娘子可算是被套路上了。

沒多久,長柏的考試成績一出,就央人帶著一臉喜氣的長柏去提親。

祖母的美男計一出,直接把那未來的丈母娘迷得七葷八素,當場定下了這門親事。

什麼?盛家最丑的兒媳,是被盛纮死乞白賴求來的。

到了長楓議親的時候,盛纮已經官升三品。和他玩的好的朋友,都是官場上的老油條,其中就有世代簪纓的柳大人。

對于這個柳大人,盛纮是實打實的羨慕,他家世顯著,是綿延了200年的書香世家。

和自家這種,祖上冒了青煙,早年發了橫財,供兒孫讀書,機緣巧合出了探花郎的人家可不一樣。

大閨女華蘭嫁去了忠勤伯爵府,和姑爺和和美美的,早年因為惡婆婆日子過的苦了點,之后就開始一個接一個的生娃。

二兒子長柏娶了海家的,兒媳婦出自書香門第,管家理事樣樣通,還能時不時反治治糊涂婆婆王氏。

如蘭機緣下嫁給了盛纮看上的得意門生,中進士后就迎了如蘭回家過日子去了,一兒一女的差著樣兒的生。

嫁的最好的是小女兒明蘭,不光嫁給了當朝新貴顧大將軍。

之后還成了侯爺夫人,最近姑爺和繼母斗的兇猛,小女兒的日子估計是不太好過。

還有一個雖然不光彩,但也是嫁了高門第的四女兒墨蘭,她吧,最近和小妾們斗的火熱。

只一味的和妾室們爭寵,不知道籠住婆婆的心,也不知道好好生個男娃兒。

兒子女兒一個個都開枝散葉了,長楓還不上不下的懸著。

怎麼曾經最疼愛的兩個,婚事都這麼不順呢?

長楓這樣小妾教出來的庶子,是配不上高門大戶的,這可愁壞了盛纮。

本來柳氏是許配給了蔣閣老的孫子,結果蔣公子在給老爹守孝的時候,讓伺候的丫鬟懷了娃,還生了下來。

柳氏的母親氣得去蔣家要說法,結果蔣家并不想處理那丫頭,只是一味的要增加聘禮來彌補,這樣的親事怎麼能要呢!

柳氏的年紀本來就為著蔣家公子在守孝給拖的歲數大了,親也結不成了,柳大人想到了盛纮家的長楓,還暗示了盛纮一波。

盛纮一看長楓婚事有望,立馬就和老太太說明了情況,打算為小兒子奮斗一把,豁出老臉求親也在所不辭。

盛老太太欣賞柳家的硬剛,又實在滿意柳家閨女的品格,哪怕知道是高攀也親自上門求了,柳家感念盛家的搭救,就此許配了閨女。

對于從小見慣了美女的長楓來說,柳氏長得確實挺客氣的,但能咋辦呢?

架不住這門親事,是自己老爹和祖母舍了臉面費勁求來的。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