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連載:原著中盛家的沒落之路,長柏的十二個孫輩都是笨蛋

小九 2023/03/11 檢舉 我要評論

盛家富不過三代?長柏的孫子孫女居然沒一個能打的!盤點長柏的十二個孫輩。

盛家從盛老太爺開始發家,高中探花郎,又娶了勇毅侯獨女為妻,

從此盛家就不再是商賈之流,變成了官宦人家。雖然盛老太爺早早死了,

但祖母撐起了這個家,用心教導盛紘,為他請名師,討老婆,

盛紘也從登州到京城,一步步做到了二品大員。雖然他寵妾滅妻,侍母涼薄,

但在兒女的教育上無可挑剔,四個女兒三個高嫁,如蘭雖是低嫁,

但文炎敬也是高中進士。三個兒子更不必說,個個功名在身,其中長柏最為出色,

四次入內閣主事,三度官拜宰相,門生遍布天下,成了盛家的第三代掌舵人。

可是到了長柏的下一代,盛家就有點落敗的跡象了。海氏生了四個兒子,

前三個都入朝為官,老大資質平平,老二醉心學問,官做的沒有老三大。

老四阿歡從小被王若弗溺愛著長大,一把年紀了才混到了個廩生的名頭,

成天想著吃喝納妾,是盛家最不爭氣的后輩。

這麼看來,只有老三官途不錯,他也最有可能接替長柏,

成為盛家的下一屆接班人。不過長柏的孫輩,大部分卻出自四房,成材率堪憂啊。

大孫女是老大的庶女,沾了長柏的光嫁了一位富家舉子。

如果以后繼續考取功名,大孫女說不定也當個官太太,而且夫家家底不薄,大孫女一生吃穿不愁,也算不錯。

盛小二嫁了個吃醋精,有一次盛小二開玩笑說起,當年齊衡多麼玉樹臨風,

只恨自己晚生了幾十年,小二夫君直接跨過屏風把她提溜走了。

盛小三也是老大的庶女,嘴臉極其尖酸刻薄,整天以取笑小六為樂。

盛小四是老二的嫡女,老二醉心學問,盛小四和父親如出一轍,每天詩詞曲賦的,不得海氏的喜歡。

她對小六原本還算和氣,雖然眼紅小六的姻緣,

但終究沒有做出什麼出格的事,小六被欺負時,她還給小六送去了一瓶藥膏。

後來她被聘給了三皇子為側妃,正妃過世后,小四被扶了正,

成了盛家最風光的女兒。

盛小五是老三的嫡女,是長柏夫妻倆最看重的姑娘,

她一開始也跟著別的姐妹一起排擠小六,而且還是暗戳戳地欺負,比如使個眼色,讓小四往小六身上潑墨云云。

不過有一次,小五大病一場,海氏親自照料了大半年,病愈后小五就再也沒欺負過小六了。

海氏不光照料了小五的身體,還感化了她的心靈。只有品德良好的相府嫡女,

才能說到一門好親事,才能給盛府助力。

那明蘭的翻版盛小六怎麼樣了呢?

《知否》祖母盛紘長柏三代人振興的盛家,到長柏的孫子輩就要沒落了?

盤點長柏的十二個孫輩。

上面說到了長柏孫輩的小五,小五是長柏最優秀的兒子生的嫡女,從小就被重視,但小六就不一樣了,作為最不爭氣的老四生的庶女,

小六從小在府里就是個小透明,不過因為長相酷似明蘭,

引起了齊老國公的「初戀情結」,高嫁了齊國公府的嫡孫齊小二,兩人甜甜蜜蜜,算是彌補了齊衡明蘭的遺憾。

小七和小八都是老四的女兒,小七是庶女,婚事有三個選擇,

一個是家境貧寒的有為秀才,一個是世家大族的喪偶縉紳,

還有一個是財大氣粗的江南布商。最終靠搖骰子嫁給了布商。小八是嫡女,

早早就定好了親事。

長柏的孫輩從第一個到第八個全都是孫女,到小九才有了第一個孫子。

小九是老三的嫡子,盛家未來十有八九是要交到這個孫子的手上,

長柏和海氏對這個孫子都寄予厚望,可偏偏他是個不爭氣的。因為品性頑劣,

長柏把他丟到了松山書院住校,就是為了讓他自立自強,

希望能擺脫嬌養出來的不良習性,但最終啥樣,還未可知呢。

盛小十和小十二是老四寵妾的兒子,小十一是老四嫡子,

不過因為老四和自己的嫡妻關系不咋地,生了兒子就沒再管過,

因此在小說里沒怎麼提到。

這麼看來,長柏的孫子輩雖然人數不少,但真正有希望成材的不多,

反而壞胚子倒是不少。雖然長柏和海氏都對小九寄予厚望,

但能不能改好還得看運氣。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盛家到長柏這一代達到頂峰,

若是這一輩沒有能撐起盛家的人選,那麼盛家很大機率就要沒落了。

長柏看重第三子,也看重他對子女的教養,也是盼著盛家后繼有人,

不過這麼看下來屬實沒有一個人堪當大任。

但是明蘭就不一樣了,明蘭的四個兒子,比長柏的四個兒子成材率還高。

大兒子位極人臣,承襲爵位,二兒子擔任文官要職,三兒子出海東游,

創作出了轟動天下的《江山全輿志》,四兒子西游,被西域某公主看中,

留在當地繼承了王位。四個兒子個個都有出息,每一個單拎出來都能振興家族。

這麼看來,養育孩子還是得看運氣呀。

《知否》原著番外:盛小六和盛小七簡直就是翻版的明蘭和墨蘭,

無所謂,長柏會出手。

長柏的第四子阿歡從小就被王若弗嬌慣,成了盛家最不爭氣的兒郎,

但以他的膽量和智慧,既不敢去結識「身雖下賤,心比天高」的奇女子,

也沒人給他納良妾,因此他的妾室清一色都是府中的丫鬟。

盛小六和盛小七就是他的兩位小妾生下的女兒。

小六的母親和小七的母親,是同時進府來的丫鬟,

兩個人從誰先在阿歡面前露臉,爭到誰先被抬成姨娘,再到誰先生下孩子。

盛小六早盛小七兩個月出生,這一輪是小六的娘大獲全勝。

但是小七的邱姨娘哪能這麼認輸,她將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女兒的身上,

小七也是個爭氣的,一早就明白身材管理的重要性,

小六熱衷于吃吃喝喝,一張小臉白白胖胖,

小七卻能忍住嘴饞,出落得貌美腰細。

一次元宵節上,齊衡外放歸來,

長柏便把孫子孫女通通叫來,給齊衡磕頭行禮,

在一排小孩中,齊衡一眼就看到了穿著喜慶的大紅襖,

裹得跟個粽子一般,頭上梳著兩個圓啾啾的小六。

一時間喜歡的不得了,臨走時還掏了塊巴掌大的羊脂玉送給她。

此后齊衡每每來盛家,都要點名見小六,每次必給見面禮。

等到小六年滿十三,齊衡便立馬來提親,要替他的次孫聘她為婦。

一個庶女,可以做齊國公府嫡子的正妻,這是多麼大的榮耀啊。

這件事,就像平地一記驚雷,除了長柏和海氏之外的所有人,

都用怪異的眼神看小六,尤其是小七和邱姨娘,

眼見小六的婚事這麼好,哪能甘心?

于是就給阿歡吹枕邊風,讓他去跟長柏說說,把這門親事讓給小七,

既然齊國公府不嫌棄小六的身份,自然也不會嫌棄小七。

被迷昏了頭的阿歡屁顛屁顛就去找長柏說了,

長柏早就想收拾這個不成器的兒子了,偏偏他還上趕著來討打,

一頓家法把阿歡打的找不著北,

等到傷一好就被長柏送到西北荒漠去當了個小官。

阿歡走后沒幾天,邱姨娘就無聲無息的消失了,

也許是被發賣了,也有可能是被沉塘了,結局沒人知道。

小七就由嫡母收養了,到了婚嫁的年紀,靠搖色子嫁給了江南的布商,

雖然名聲一般,倒是也能舒舒坦坦的過日子。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