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溫《知否》才驚醒:盛老太太的「厲害論」,英國公嫡女做到了

小九 2023/02/21 檢舉 我要評論

英國公嫡女張氏,是京城的頂配貴女。可是,她卻嫁了一個不怎麼樣的鰥夫。甚至,出嫁后,她便如出家為尼一般,自顧自的禮佛過日子。

相對于張氏的窘境,高門低嫁的王大娘子卻是橫著走的。雖然,夫婿獨寵妻林姨娘,可是,在盛府后宅里,她遇魔殺魔,遇佛殺佛。

其實,仔細看就會發現,張氏和王大娘子的婚姻里,都有一個致命的相同點—— 與夫婿的感情不太好。

只是,相對比王大娘子的霸氣外露,張氏卻窩在后宅里,既不管威北侯府的諸般事宜,也懶得敷衍各家親朋,便是人家請她赴宴交際,她也大多借病推辭了,連娘家都不怎麼回。

甚至,連小妾都能騎到張氏的頭上,管家理事。不過,誰也沒想到,在京城第二次兵變后,她的生活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沈府上下見了張氏都繞著走;張氏其后數十年的日子也過得極有派頭,妾侍不敢頂嘴,繼子女不敢啰嗦。

而且,張氏去忠敬侯府吊唁老侯爺夫婦時,廳內嘰喳閑話的貴婦們,見了她,忽的寂靜無聲,看她的目光又敬又畏,說話莫名客氣起來。

那麼,張氏究竟做了什麼,能讓她在沈府后宅過的極有派頭?還能讓原來笑話過她的貴婦們,又敬又畏?

新婚初期,王大娘子是比張氏幸福的

王大娘子和張氏都算是高門貴女,不過,張氏的身份,王大娘子卻是拍馬都趕不上的。只是,在婚姻初期,王大娘子比張氏幸福太多了:

1、同是低嫁,王家是父母之命,張家卻是不得不嫁

歡喜出嫁的王大娘子:盛紘在求娶王大娘子時,父親探花郎早逝,只有嫡母盛老太太為他操勞。所以,相對于三朝元老的王家,盛紘的家世確實單薄了一些。

不過,慧眼識珠的王老太太卻一眼相中了盛紘。然后,陪上厚厚的嫁妝,將嫡次女王大娘子嫁了過去。

奉旨出嫁的張氏:新帝登基時,根基不穩。所以,為了穩固根基,皇帝就讓皇后對張家透露想結親的意思,張家是不愿意的。

但是,皇帝需要通過聯姻穩固根基,張家女就不得不嫁。而且,張家雖然人丁興旺,有滿房的女孩。可是,張家為了表達誠意,只能將最尊貴的張氏嫁過去。

2、初婚生活,王大娘子與張氏南轅北轍

如蜜里調油的王大娘子:王大娘子與盛紘雖然屬于包辦婚姻,但是二人婚后很是甜蜜。王大娘子管家理事,盛紘一邊工作,一邊刻苦讀書。可以說,兩個人也是有過苦日子的糟糠夫妻。

差點與夫婿反目成仇的張氏:沈國舅前有過世的恩愛原配,后有嫡出的子女。在張氏過門后,更迎娶了妻妹小鄒氏為妾。

新婚后的張氏,不僅要對著夫婿的一房貴妾,還要看著妾室在原配的子女面前,編排她。連帶張氏的小姑子,也四處說張氏的不對。

所以,張氏更加關緊門窗,全然不顧夫妻情分,自顧自的過起了日子。

3、同有寵妾,在后宅作威作福

永遠打不過妾室的王大娘子:林姨娘與盛紘交好時,像極了青年男女談戀愛早戀的樣子。在偷偷摸摸中,發展成了真愛情。而林姨娘仗著盛紘的寵愛,在盛府后宅里與王大娘子分庭抗禮。

不過,養在盛老太太身邊的林姨娘,在做了妾室后,只有盛纮一個靠山了。反而是王大娘子段位太低,斗不過林姨娘而已。

有誥命的寵妾替張氏管家:小鄒氏嫁入沈家本來就是貴妾,而帝后抬舉,還給了她誥命。此時,小鄒氏無子,帝后這樣做,無疑是打張家的臉。

可是,不僅帝后護著,沈國舅更是喜歡小鄒氏多一些。于是,小鄒氏在沈家后宅替張氏管家。

甚至,蜀中一起過來的共生死的兄弟家眷,來沈府求點虎骨,小鄒氏都拒絕了。

婚后逆襲,張氏完美詮釋「厲害曾在心里頭」

王大娘子與盛紘夫妻感情日久情馳的一部分原因是,盛紘知道王大娘子不是寬厚的,總怕她苛責妾室庶女。

所以,林姨娘什麼都不用做,只要人前人后偷偷抹淚(表示各種委屈),或哀春傷秋一把(傷懷身世),甚至只要神色落寞,那時的盛紘就會熱血沸騰,正氣凌然的為她去抱不平,或去訓斥王氏,或補貼林氏大把好處。

而張氏卻一直在隱忍——妾室管家,她忍;妾室自導自演了一場落水救外甥的好戲,她忍;妾室扣押她的診脈太醫,她還忍……

于是,在這一連串的隱忍中,讓小鄒氏蹬鼻子上臉。甚至,動手打罵張氏身邊的丫鬟,還鬧得張氏早產。

不過,張氏早產以后,她的母親英國公夫人察覺時機已到,告訴女兒張氏不用忍了:

將小鄒氏下水救人的事告訴沈國舅:當初小鄒氏為救大鄒氏的孩兒下水救人,全是誕騙。原來她當時胎相已不穩,大夫早說胎兒是保不住的,于是鄒家人商量索性做一出戲,讓沈從興永遠記住小鄒氏的好處。 英國公不顧女兒被妾氏欺負,更是將家事上升為國事。

最后,沈國舅和鄒家,統統被罰。而張氏的兒子加封輕車都尉二等銜的待遇。在張氏之子雙滿月時, 張沈兩家著意要大辦一頓滿月酒,既掃晦氣,又振氣勢,同時向外頭表示——兩家已和好如初了。

不過,這只是張氏逆襲的第一步。在京城二次兵變時,讓張氏通過實力徹底逆襲:

鄒家人在酒肆胡言,讓有心人套出了沈家內宅的虛實。于是,他們便趁京城變亂,黑夜中打著鄒家的名號騙開沈府后門,摸進去后一番砍殺搶掠。

張氏用貼身軟弓,親自射傷數名賊人,其中兩個勇悍的賊人被擒后見一屋子婦孺,猶自狂妄,滿嘴污言穢語的嚇唬。張氏怒極,二話不說,刷刷數劍削下那兩賊的耳朵,甩在地上喂了黑獒。

所以,才有了開頭那一幕:沈府上下見了張氏都繞著走,而且,張氏去鄭家吊唁鄭老夫妻時,剛踏進鄭府的迎客廳,本在嘰喳閑話的貴婦們忽的寂靜無聲,看她的目光又敬又畏,說話莫名客氣起來。

編后語:張氏自從嫁給沈國舅后,一直被眾人用憐憫的眼光看待。而京城二次兵變后,張氏笑著對明蘭說: 「托鄒家的福,平日沒少叫人瞧我的笑話,如今可消停了。」

當初,明蘭為余嫣然出頭擊敗朱曼娘時,盛老太太就曾教導她—— 「厲害要藏在心里頭」。不然就像王大娘子一樣,還沒有出手,光咋咋呼呼的樣子,就讓盛紘判定,她不是欺負了林姨娘,就是苛責了墨蘭。

長柏媳婦海氏過門時,伺候王大娘子飲食起居,僅僅幾天,盛紘就暗諷王大娘子伺候盛老太太不上心,府里上了年紀的媽媽婆子都在贊嘆大少奶奶之余,忍不住暗暗譏了王氏兩句。

長楓媳婦柳氏過門后,她在教柳氏規矩時:叫她端著水盆站在門口服侍,她也一聲不吭的照做了,院子里風冷,叫她站就站,叫她跪就跪……

本來,這一切都是兒媳婦服侍婆婆的正常流程,可是王大娘子操作起來,就會被下人說她這婆婆太刻薄寡恩,無有慈愛之心。

可見,外表厲害的王大娘子,像極了奶兇奶兇卻毫無攻擊力的小可愛。

而張氏拿出了英國公嫡女的真正實力,她的人生就逆襲了。就連府里的小廝說起張氏的英勇事跡,都滿臉自豪。明蘭更是感慨:

這就是厲害的潑婦與武林女高手之間的待遇區別,適才綠枝幾個在跟前服侍時,對著張氏也是戰戰兢兢的,大氣不敢出一下。

可見,「厲害藏在心里頭」這件事,張氏體會到了精髓。其實,按照小仙兒總結,做厲害的潑婦和做武林高手只在一念之間:

厲害潑婦:哪怕自己是有理的一方,可是,上來就大聲爆粗口,說話來語無倫次。就是人們眼中潑婦的典型。如王大娘子在對待林姨娘和墨蘭母女時,三句話就得加一句妾室庶女的; 武林高手:抓住理,在關鍵時刻,給對方致命一擊。如海氏和張氏。

不過,現實生活中,人們的做事行為像王大娘子更多一些。

您覺得呢!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