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被明蘭毀掉的兩個女人,她們至死都不知為何會被拋棄

小九 2023/04/04 檢舉 我要評論

《知否》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劇,就如網友所說,每看一遍都會有新的認知,年齡大一些再看,或者經歷過一些事情后再看,都會有不同的感悟。

你可以把《知否》當成婚姻生活的教科書,也可以當成女性成長秘籍。

《知否》中有很多正反面角色,正面人物有值得學習的地方,也有值得借鑒的地方;同樣反面人物也有值得稱贊的地方,關鍵看你如何看待一個人一件事。

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知否》里那些看似不幸的女子,共同學習一下女人想要過得好,最不該缺的是什麼?

1,榮寵半生卻悲慘收場,她錯哪了

林小娘是《知否》里的小白蓮,整天裝著一副無辜可憐的模樣,把盛纮哄得團團轉,以妾室的身份過著比正室大娘子還尊貴體面的日子。

她能過得這麼體面,無疑是有本事的,可結局咋樣?

電視劇中,她直接被盛纮一頓暴打后丟到城外的農莊,原著里的她雖然沒有被打死,卻困死在農莊上,變成又老又丑脾氣又暴躁的老婦人,再沒機會享受盛家的富貴。

這麼天差地別的變化,因為啥?

從表面上看,是她幫墨蘭碰瓷梁家公子,傷了盛家的臉面,實際上卻并不是這樣。

林小娘一直把「放著外面的大娘子不做,受人指點也要給盛纮做妾」這句話放在嘴巴,讓盛纮對她愧疚,對她偏袒,對她放縱,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對得起她的犧牲,對得起她的「真情」。

有這一點做靠山,盛纮對林小娘幾乎有求必應。

但林小娘不去外面當正室卻甘心給盛纮為妾,是真愛所致嗎?

當然不是。

林噙霜從小也是受人尊寵的官家小姐出身,她怎麼可能甘心給人做妾,但做官的父親犯事兒后,她沒了身份也沒有錢財,母親托關系把她送到盛家時,最先吸引她的就是盛家的富貴。

她在盛老太太身邊討好賣乖,盡力做個乖巧可人的好姑娘,就是想讓盛老太太給她尋一門好親事。

可盛老太太見識過高門大戶后院的骯臟,也經歷過風流才子的感情不忠,并不覺得這樣的門第好(而且以林噙霜的出身,也配不上這樣的人家),她只想給林噙霜找個平淡安穩的婆家過日子。

可林噙霜并不這麼想,前有表姐陪窮書生奮斗半生卻慘遭拋棄的案例,后有盛家的富貴誘惑,她怎麼可能愿意嫁出去。

再加上盛家她要嫁的合適人選,盛纮。

作為一個有理想的封建士大夫,盛纮肩負著發揚盛家的責任,所以娶了王若弗這樣一個說不到一塊,但對他仕途有幫助的老婆。

但盛纮的情感是需要滿足的,再加上盛老太太并非是盛纮的親娘,雖然占著嫡母的位分,但終究是隔著一層,盛纮對她只有表面的恭敬,并不是百分百聽話孝順。

林噙霜以愛情為突破口,再加上對盛纮身世和以過世親娘的追思,讓盛纮在情感上產生了共鳴,讓盛纮護著她,護著來之不易的真愛,護著他們的孩子,不讓她們因為庶出的身份受自己當年的苦。

林小娘選擇盛纮是明智的,能找到突破口,讓盛纮一心護著她,是聰明的。

若她能一直這樣給盛纮提供情感上的滿足,也能為自己掙得一輩子富貴生活,可子女的婚事注定是她跟盛纮鬧掰的導火索。

她覺得自己已經完全把盛纮玩弄在手掌之間,卻不曾想,害死她的就是這該死的自信。

她以為盛纮和老太太只是貌合神離的表面母子,可出事兒后,盛纮第一個還是找老太太商量,請她出個對策;

她以為自己給盛纮制造了個國喪期間納妾懷孕的麻煩,就可以抓住他的小辮子,讓他乖乖聽話,可盛老太太直接將計就計給她來了個反殺;

她以為只要有了侯府嫡親女婿,加上眼看著就可以考取功名的兒子,自己在盛家就能穩贏,卻不料高嫁的女兒把她當成棄子,娶了「賢妻」的兒子也不敢越矩孝順她。

她以為不出幾年就能重新殺回盛家,結果盛家的大門再也不會為她而開。

她明明計劃得那麼周密,為何會慘敗到無人問津?

原因就在那句話:「莫要仗著自己有幾分聰明,就把別人當傻子。」

盛纮愿意寵著她,她才能有好日子過,可她把自己用情感價值換來的寵愛,當成了自己靠手段得到的信服,這就錯了,盛纮從來都不是非她不可。

自以為自己能把控男人的女人,都太蠢,而林小娘也為自己的蠢付出了大半輩子的代價。

2,一把王炸的好牌,卻被別人打了個春天

都說曼娘是個蠢女人,明明抓了一把王炸的好牌,卻被別人打了個春天,真悲劇。

曼娘能從一次偶然相遇,顧廷燁的英雄救美后一眼看中他,還讓哥哥做出攜款私逃,留下無助親妹妹的戲碼來騙取顧廷燁的同情,說明她是個有眼力勁,也有計謀的人。

顧廷燁對她的好和寵愛都是她算計來的,連兩個孩子都是她為了套牢顧廷燁才生的,可不管如何,顧廷燁對她和孩子都很負責。

剛開始顧廷燁想著討妥善安置這個可憐的姑娘,讓她一生富貴,後來得知曼娘的真面目后,哪怕她遠走江湖,掙到的第一筆銀子還是送去京城給她們娘仨花,對她,顧廷燁始終心存善念。

若是曼娘一直把自己偽裝成可憐無助又滿懷深情的小羊羔,顧廷燁會一直寵她,愛她,為她謀劃妾室的位置,為兩個孩子謀劃前程,提供她們母子三人衣食無憂的富足生活。

可曼娘想要的并不是這些。

她一步步把顧廷燁從高高在上的侯府嫡子拉下神壇,變成了在江湖上混日子的幫派小混混,她攜子一路追隨,不離不棄,就是為了讓顧廷燁明白她的「真情」,娶她為妻。

她可以不做侯府大娘子,她想要做顧廷燁的妻子。

可無論她怎麼努力,顧廷燁都沒有以她為妻,風光無限時沒有,混跡江湖時也沒有。

在小秦氏算計著讓曼娘進門跟明蘭斗時,明蘭點醒了她為何生兒育女后依然沒能嫁顧廷燁的原因。

「你最大的錯處就是沒明白,愛一個人,就應該為他著想。」

「侯爺心里仰慕自己的父親,哪怕嘴里說得再狠,也想父子和睦,你卻叫他們父子因你反目成仇,不斷爭執;

侯爺想娶個賢惠的大家閨秀,你卻不遠千里帶著孩子從京城到登州去攪了他的親事;

侯爺想要一雙兒女平安康泰,你不但沒有好好教養孩子,讓他們自立堅強,而是丟下女兒,又拖著三四歲的兒子遠走天涯。」

「從始至終,你只念著你自己。不論侯爺愿不愿意,你的兒女如何,你只依著你自己的念頭行事。

你心中仰慕琉璃夫人,可你這樣,也配和琉璃夫人相比?有你這死纏爛打的功夫,人家早就救助老弱貧苦無數,立起自己一番家業了。」

曼娘說顧家人對顧廷燁只有欺辱和陷害,只有自己待他是真心的;顧廷燁棄家而走,她不管不顧帶著孩子千里追隨;顧廷燁已經娶妻生子,也明確表示不愛她了,她還是一聽到顧廷燁兵敗的消息,就帶著孩子遠赴戰場,嘴里嚷嚷著要跟顧廷燁同生共死;

她以為自己是為了愛情而執著,但到最后只感動了自己,對別人來說,這不是愛,是困擾,是噩夢。

正如明蘭所說,愛一個人就應該為對方著想,而不是只想著自己,若你的存在并不是對方所愛,那不如及早放手,對自己來說是止損,對別人來說是停止傷害。

3,

林小娘用「真愛」捆綁了盛纮十幾年,本來一切順風順水,她用情感價值的輸出換來盛纮發自內心的寵愛和重視,可她卻自以為盛纮已經拜倒在自己的石榴裙下,會舍棄一切只為換她一笑,哪怕她犯錯了,盛纮生氣了,只要她裝個可憐,使點手段,盛纮又會樂哈哈地回到她的手掌心。

她的錯在于太高估自己,低估男人。

男人可以寵你,也可以舍棄你,只在一念之間,你以為自己能掌控男人,到頭來只是自欺欺人。

曼娘的一生如同在戲台上度過,主角是自己,觀眾也是自己,她把自己的一生當成了模仿琉璃夫人的戲來演,想要復制別人的幸福。

偶像可以用來學習,但不能拿來復制。

顧廷燁只是她拿來成就自己的工具,可以是任何一個貴族公子哥,只要能為她離家,娶她為妻,最后讓她活成一個傳奇人物就行。

她嘴里說的多愛顧廷燁,行動里表現的多愛顧廷燁,不過是為了感動自己,而最終也只感動了她自己。

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馴服男人的基礎上,曼娘的這個想法太天真了,男人可以被你騙一陣子,卻不會被你騙一輩子。

曼娘若真的敬仰琉璃夫人,就應該學她那樣尋找自己的人生價值,讓愛情和婚姻成為錦上添花的美好,而不是雪中送炭的救助。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