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
浣碧大婚前總是穿著一身綠色的衣服,婚后卻再也不碰綠色!
這一改變,大有深意。
其中,還隱藏著她的性格密碼和「自盡」結局。
01、渴望獨立
在甄府的時候,浣碧是真的很喜歡穿綠色衣服嗎?
還是因為甄嬛賜「流朱」、「浣碧」的名字在先,基于此,兩個姑娘才投其所好,從此只穿紅色和綠色?
「浣碧」又與「嬛婢」諧音,說明了她身為甄嬛婢女的命運。
所以,當「浣碧」變成了「玉隱」,成為鈕祜祿家的二小姐,她急于想要和過去的自己撇清關系!
她再也不想穿綠色,再也不想和「碧」或「婢」有一點關聯!
非但如此,在婚后,浣碧還一直努力證明她有價值、很能干,證明她能擔得起新的身份賦予的責任。
從照顧宮外的甄遠道夫婦,到幫助玉嬈擺脫皇上的糾纏,到送采蘋入宮,再到學著甄嬛母親這個「正室夫人」當年的樣子,打理王府上下……
做這些事,會讓浣碧覺得自己已然脫胎換骨。
如今的她,能夠摒棄甄嬛當初給她的「浣碧」這個名字,能夠擺脫甄嬛賦予她的「喜著綠衣」的喜好……最重要的是:不依賴甄嬛,她也可以很優秀!
而浣碧這種「獨立」、「優秀」的幻覺,是建立在「果郡王側福晉」這個身份上的。
果郡王一死,「果郡王側福晉」只剩下一個空名頭。
而且,她的夫君是為甄嬛而死的!
浣碧曾以命相求,還是阻止不了果郡王去為甄嬛赴死的決心。
得知消息的浣碧,除了為夫君難過之外,還痛徹心扉地意識到:她這輩子,都不可能與甄嬛平等!
至少在果郡王心里,她從來都只是甄嬛的婢女,而不是一個有尊嚴、有分量的妻子!
被巨大的羞恥感、憤懣感裹挾的浣碧,又怎麼會在果郡王去世之后,再去依附甄嬛呢?
她再也不想再回到昔日「浣碧」(嬛婢)的位置!
02、執于表象
《甄嬛傳》中,甄嬛、浣碧、孟靜嫻、葉瀾依和采蘋,都喜歡果郡王。
而果郡王喜歡看女人穿綠衣,這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
正因為如此,葉瀾依從來都是只穿綠衣,采蘋入宮之后也一樣。
孟靜嫻段位更高,常穿與綠色相近的孔雀藍,既投合王爺喜好,又別具一格。
甄嬛則與她們都不同。
即便是與果郡王戀愛期間,甄嬛選顏色很隨意,耦合、鵝黃、水粉……想穿什麼就穿什麼。
這大概就是「被愛的人」的任性吧!
連孟靜嫻入宮見甄嬛的時候都說:「如果玉隱妹妹真是王爺鐘情的人,她大可不必像妾身一樣去揣度王爺的喜好。」
浣碧在婚前還是甄嬛的丫鬟的時候,一直穿綠色,尤其是每次見果郡王的時候,在穿綠色之余,更要在頭上特意簪花,討好果郡王。
這個階段,她不惜一切代價,想要嫁給自己喜歡的人,哪怕在這段關系里,她是低自尊的,也無所謂。
然而,大婚之后,她想要的就不只是能夠陪在王爺身邊了。
她想要的是,像甄嬛一樣,被王爺放在心里。
葉瀾依和采蘋非綠色不穿,那又怎樣?
果郡王還不是不愛她們?
孟靜嫻做小伏低、曲意逢迎又怎樣?
王爺只是可憐她罷了!
唯有甄嬛的不順從、有個性,贏得了果郡王長久的鐘情。
所以,浣碧故意不穿綠色,也是為了效仿甄嬛在感情中的「肆意、灑脫、自我」。
可惜,浣碧受教育程度不高,天資、悟性方面也不太行,看問題容易只看表象,不看實質。
甄嬛的「肆意、灑脫、自我」,到了她身上變成了執拗、做作。
後來,果郡王的死,證明皇上已經開始疑心甄嬛,六阿哥和靈犀又是活著的證據。
從表象上來看,甄嬛以及整個甄家都步入窮巷。
浣碧看不到這困局之下,還有生機。
既然怎麼都是死,與其被送入慎刑司拷打至死,還不如一頭碰死。
這是她選擇自盡的另外一個原因。
03、色厲內荏
浣碧出嫁的時候,玢兒曾夸她穿紅色好看,她是這樣回復的:「可惜,不能穿正紅。」
大婚之后,凡浣碧出場,除了那套深藍色的命婦禮服,她幾乎清一律穿粉紅、玫紅。
浣碧鐘愛這樣的顏色,說明兩點。
第一、對她說,果郡王的喜好不如「側福晉」的地位、威嚴重要。
第二、她自知資質不如孟靜嫻,想用更接近正紅的玫紅色,來壓對方一頭,告訴府中所有人,她才更有資格做王府的側福晉甚至是福晉。
那孟靜嫻會被浣碧的虛張聲勢嚇到嗎?
當然不會。
人家早看出了她的色厲內荏!
在獲得自信方面,良好的出身和出眾的才貌、教養比穿什麼顏色的衣服都管用!
有人說:浣碧為什麼要自盡啊?
果郡王和孟靜嫻都死了,她白撿了一個孩子,還是個男孩,把孩子撫養大,這不也算老來有靠嗎?
這種說法真的是想多了!
孟靜嫻的父親是沛國公啊!
果郡王活著的時候,人家身為外祖,不好把孩子要回去。
果郡王都死了,沛國公夫婦怎麼會放心外孫給一個丫鬟出身的后娘教養呢?
後來,這個孩子被玉嬈夫婦收養,也是因為允禧身份尊貴,玉嬈是甄府嫡女,才貌、教養皆佳。
換言之,就算浣碧活著,她也大機率沒有資格養孟靜嫻的孩子的。
出身不好,是浣碧這一輩子都無法補足的短板。
從果郡王的死,她看到了自己的前路無望、晚景凄涼。
選擇自盡,是因為她早就心死。
之前有讀者給我留言,說,《甄嬛傳》中的宜修、安陵容和浣碧,性格都很擰巴。
的確是的。
但她們的擰巴又各不相同。
正應了那樣一句話:這世間的幸福是相似的,而不幸卻總是千奇百怪、各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