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渣龍和如懿壓根不是青梅竹馬?
我說怎麼她倆的感情,好像只停留在念兩句詩上呢。
原來是因為原著中的如懿和渣龍,壓根兒就沒有青梅竹馬的關系在。
她倆的關系就像隔壁《甄嬛傳》里說的那樣,渣龍一開始沒想著跟如懿恩愛無比。
如懿也不知道自己要嫁的渣龍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男人。所以他倆有時候像塑料夫妻,不是沒有道理的。
婚前不是特別熟,婚后渣龍覺得瑯嬅和高晞月她們雖然樣樣出挑,可總讓自己有一種疏離的感覺。于是就慢慢的,跟善良又古靈精怪的如懿談起了戀愛。
而如懿做事滴水不漏,從前根本就讓人挑不出錯來。
甚至瑯嬅在先帝葬禮上暈倒,高晞月說錯了話,都是如懿解決的。
只可惜她越是恭敬越是滴水不漏,瑯嬅就越覺得她真是心機深沉。
不過渣龍和如懿并非青梅竹馬,還不是最顛覆的事情。
最讓人難以置信的是,白蕊姬曾經是老烏家的人。劇中白蕊姬出現之后,大家只知道她是南府招進來的人。
而且這人幼年時在南方學藝,跟京城沒什麼勾連。
實際上在原著中,白蕊姬是雍正八年時烏拉那拉家送進宮的。雖說當時很多家族都送了人來,但白蕊姬進宮這事兒,是宜修點了頭的。
所以在她上位之后,宮里人都覺得,原來的皇后給自己侄女留了人,如懿又暗地里培養了白蕊姬。
甚至認為她想要把小琵琶精扶上位,好為自己以后的爭寵埋下伏筆。大家還以為海蘭就是下一個小琵琶精,如懿是要在后宮扶更多人上位,然后鞏固自己的勢力。
也因此如懿還一頭霧水呢,就被金玉妍當場攻擊。
後來她自己有嘴也說不清,只能任由瑯嬅她們誤會著。估計就是當年宜修沒顧得上她,所以就被嬛嬛撿了漏兒。
只不過這個白蕊姬,屬實沒有劇中那麼笨。
如懿被誣陷害皇子的時候,她一開始也恨如懿害了自己的孩子。
當場怒急攻心,上去給了如懿兩個耳光。但後來卻在太后面前說,這事兒的確證據齊全。可就是因為什麼都有,反而讓人疑心。而太后在那個時候,剛剛見了即將去冷宮的如懿。
沒錯,如懿去冷宮之前,除了像劇中那樣見了渣龍,還換上宮女的衣服被太后叫了過去。
太后見了她先是說,她不愧是老烏家的人,又告訴她有人給她送了有毒的糕點。
至于檢驗方式,自然就是她自己一直養著的那個貓。
太后說自己之所以下懿旨,把她關進冷宮是因為外面太多人想害她,與其這樣倒不如直接廢了她,讓她在冷宮中活下來。
如懿還想求太后保全自己,可她老人家卻說了句萬事靠自己。太后這麼做也不是為了保全如懿,而是為了平衡后宮。
別人只要越磋磨如懿,就說明她越重要。只有留著她兩方權衡,自己才能永享富貴。真不愧是上屆宮斗冠軍,腦子確實好使。
原著中渣龍不能見人的癖好竟這麼多!
劇中的渣龍因為聽信了欽天監說的父子相克,加上自己的身體確實在乏力。所以非常心急,江于彬又不給他喝鹿血酒。這才有了衛嬿婉為了爭寵,給渣龍喝鹿血酒的事兒。然而實際上在原著里,這事兒描寫的更仔細,也更不能播!
原著中如懿去侍寢的時候,渣龍忽然發現自己的身體好像不太行了。
從那以后就非常不高興,吃飯的時候也特意吃起了鹿肉這種,可以強身健體的東西。
本來是沒啥,但衛嬿婉開始搞幺蛾子了。
某天容佩告訴如懿,有孕的金玉妍在挑選乳娘了。而隔壁沒有身孕的衛嬿婉,也挑了幾個乳娘。如懿就開始好奇了呀,她沒孩子挑乳娘干啥?結果一問才知道,別人補身體喝牛奶,渣龍補身體喝人.....。
不過也不是直接喝,是要兌成奶茶入口的。如懿得知此事直接一個干嘔,緊接著再細細追問下去。
原來渣龍與此同時,還吃了大量強身健體的藥,還喝新鮮鹿血酒。
等如懿帶著綠豆湯趕到永壽宮之后,一問王蟾才知道,渣龍已經連干了四碗鹿血酒。
如懿在門外聽著里面的嬉戲聲,過了許久才讓人出來。
結果一開門如懿都震驚了,加上衛嬿婉自己,屋里一共出來了五個妃子。
如懿當場用護甲頂著衛嬿婉的下巴問她,這幾天渣龍是不是都經歷了這麼個流程,最后才歇下。衛嬿婉當場就慫了,十分羞愧的回了個是。
如懿聽她這麼回答,直接讓人去敬事房記檔。
這個舉動讓她們幾個妃子羞的不行,也順帶激出了在屋里「睡覺」的渣龍。
只能說幸虧原著中的如懿,并不是劇中只愛少年郎的他。渣龍這個脾性,壓根呢就不配。這段許是因為尺度太大,所以最終遭到了刪減。不過這如懿傳里的「孫答應」,又上哪去了呢?
如懿傳版「孫答應」,為啥被刪了?
原著中有這麼一個人,既像是小寒香見,但更像是孫答應。
是這麼一回事兒啊,書中有個人物并沒有出現在劇中。
這人也來自蒙古,而且和豫妃那個部落是對家。這個恂嬪進宮之后,本應該跟豫妃打起來的。要是按照長相來說的話,她長得好看還冷淡,肯定能贏得過豫妃。
但因為她之前也有個未婚夫,所以無心爭寵。她未婚夫還活著,只是因為離得遠,倆人不能相見。
不過這事兒問題不大,畢竟皇家還有木蘭秋狝呢。身為蒙古人的恂嬪,肯定也要跟著去,到時候就能私會私會了。
她跟自己初戀這次私會,正是在劇中永璂遇刺那集。
當時的設定是,豫妃聯系人刺殺永璂。并且要把這個臟水潑到寒部身上。
原著中是如懿帶著永璂出來,迎面看見營賬后面有一個碩大的黑影。
本來宮人還懷疑是遇到熊了呢,結果如懿仔細一看。嘿!是有人是私會呀!她還以為是宮女和侍衛呢,誰知會是恂嬪跟一個陌生男人。
而且被抓包之后,恂嬪那個人還很硬氣。這份硬氣正是隔壁孫答應沒有的。
如懿問恂嬪跟人私會是不是不想要命,結果那男的還問這是誰。
恂嬪更硬氣,先說這是仇人的妻子。緊接著直接頭一揚,反問如懿自己撞上來是不是不要命了。
如懿本想著放他們一馬的,結果這話剛說出口,在后面鬼鬼祟祟跟著的豫妃大聲喊,來人啊~有刺客呀~那男的見勢不妙,這才挾持了永璂。
但是恂嬪持續性硬氣,就算是見到了渣龍。
也敢說自己是正兒八經的公主,身份比熱河行宮出生的渣龍,高了不知道多少。當場那一通輸出,看的我心里是非常舒服。
只能說她是寒香見的性格,孫答應的作風,葉瀾依的嘴。其實原著這麼表達,似乎要更加吸引人眼球哦!畢竟恂嬪可是,私會被抓后的硬氣第一人。要是按照這個思路拍出來,這會不會也成為經典橋段之一呢?
只是恂嬪這麼硬氣,還碰見了豫妃這個鬼鬼祟祟的玩意兒。所以她最后的結局,可比不上隔壁孫答應。人家隔壁被送出宮,最后也算圓滿。她被健康的皇帝撞見,結局自然是不太好。
最后的最后想說一句,為啥子兩個版本的「孫答應」,都不讓我們看?還有什麼是我們看不了的嘛?如懿傳原著和劇版,這六點不同,大家看的還可以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