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祖母送給明蘭的「產業」有多豪華?
林噙霜和王若弗看了羨慕的想吃人!
祖母是勇毅侯府的獨女,身份非常尊貴,
從小就能經常進宮陪伴皇后聊天,還以此結識了見多識廣的孔嬤嬤。
在那個年代,不是所有出身高貴的女子,在家里都能過的好。
比如王若弗,在家里就不如姐姐王若與受寵,甚至都沒跟著自己的父母長大。
但祖母卻不一樣,從小就備受父母喜愛,是在千嬌萬寵中長大的女子。
這一點完全體現在了祖母的嫁妝里。
祖母擁有從頭到腳一整套十分完整規制的嫁妝,
古代女子做了媳婦兒就要矮三寸,如果嫁妝豐厚,就能在婆家挺直腰桿,
因為她吃的喝的嚼用的都是自己的東西,可不是仰仗夫家養活的。
在那個年代,嫁妝對于官宦富庶人家的小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項,
因此,在一些鐘鳴鼎食的人家,往往從嫡女牙牙學語開始,
主母就已經開始一件一件的為她攢嫁妝了。
整個盛家的女眷,能和祖母的嫁妝匹敵的只有海氏一人,
那祖母的嫁妝到底有多驚人呢?
華蘭出嫁時,祖母送給了她一套首飾,是一整套紅寶石頭面,
是祖母的父親當年從基輔國得來的,請了兩班工匠,花了三個月才打好。
放到如今,怎麼著也是高定級別了吧。
房媽媽還驕傲的說,這套首飾,就是戴著進宮見貴人也是夠的。
祖母拿出這幅頭面后,直接把王若弗震驚了,完全挪不開眼。
明蘭搬到暮蒼齋住時,因為沒有擺設的傢俱,祖母就送了她一套首飾匣子,
一整套一共有九個匣子,最大的那個有一尺高,
共有四十九個明格和十八個暗格,最小的只有巴掌大小,但是打開也有九個暗格,
匣匣相套,格格可拆卸,是當年天工坊鼎盛時期,
最好的幾位工匠,連夜制作做了一個月的好東西。
這一套首飾匣子送給了明蘭,氣的林噙霜和墨蘭眼睛都紅了,恨不得吃了明蘭。
原著中盛紘有三個兒子,長柏、長楓,以及小長棟。
小長棟定親時,祖母已經不住在京城了,
她讓人帶給他了一對翡翠鐲子做聘禮,
女方家里一看到這對鐲子,直接給長棟岳丈驚掉了下巴,
連忙托人來打聽,問還用不用再給女兒添點嫁妝,因為實在是太貴重了。
這對鐲子是當年驍國王宮的寶物,當年皇上賜給了勇毅侯府,
老侯爺直接拿來給女兒做了嫁妝。
更別說祖母還用她的嫁妝,撐起了落魄的盛家,替盛紘打點官場,
光是零星的一點都能有如此大的排場。
這樣尊貴的勇毅侯嫡女,若不是一時長了戀愛腦,被渣男毀了一生,
那她的人生該多麼耀眼呀。
《知否》原著:大將軍家的女兒應該是啥樣的?
小說里的張桂芬比劇里颯爽一百倍。
劇中,小鄒氏被趕出沈家,是因為在張桂芬難產時,
小鄒氏故意扣下她的救命太醫,一個妾室妄圖害大娘子的性命,自然是留不得的。
但是原著中的張桂芬,其實對小鄒氏沒有那麼深惡痛絕,
小鄒氏也沒有扣留張桂芬的太醫,而是鄒家的兄嫂扣下的,
甚至事出時小鄒氏還在一旁攔了嫂嫂。
因此事后張桂芬不但原諒了小鄒氏,
甚至還在沈從興想要將小鄒氏趕走的時候,替她求情讓她留下。
不過小說中小鄒氏雖然在沈家興風作浪,甚至養壞了大鄒氏一眾子女,
卻一點都不敢招惹張桂芬,實在是因為她的武力值太太太太太高了!
第二次宮變時,趁亂燒殺搶掠的賊人闖進了沈家,
張大娘子拿起貼身的軟弓射殺了好幾名賊人,賊人有兩個被抓起來后,
看見滿屋子都是女人孩子,就開始滿嘴污言穢語起來,
張氏聽見之后,二話沒說,拿起軟劍刷刷幾下,
就削下來那兩個賊人的耳朵,扔在地上喂了狗。
當時整個屋子的人都被震的說不出話,小鄒氏也看見了,
當場嚇得瑟瑟發抖,開始為自己之前的魯莽后怕起來。
以前張桂芬對她都是愛答不理的,她還以為那是個軟柿子,
除了娘家的靠山硬氣些,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因此小鄒氏才敢對她蹬鼻子上臉,現在看到她如此暴力的一面,
小鄒氏覺得以前簡直是嫌自己的命太長了,
從此再也不敢湊到張桂芬跟前去,見了她就躲。
在那之后,張大娘子的日子過得十分有派頭,在家里妾室不敢頂嘴,
繼子女不敢啰嗦,沈家上上下下見了她都躲著走,
在外面,但凡張氏出現的場合,
貴婦們都是又敬又畏的看著她,說話都是客客氣氣的。
就連張氏的小廝走在外頭,也是一臉驕傲,腰桿兒都挺得筆直,
或許這就是高手和潑婦之間的差距吧!
小說里,在難產事件之后,小鄒氏還留在沈家,撫養了大鄒氏留下來的長子長女,
沈從興搬到了張氏住的南園,兩個人生了四個兒子兩個女兒,
再加上大鄒氏的小女兒玉珠,院子里一共有七個孩子,每天都熱鬧非凡。
盡管兒女緣滿滿的,張氏卻從來沒有得到過夫妻緣。
不過張桂芬卻不甚在意,
在她眼里這份婚姻不過是她在承擔張家女兒應盡的義務罷了,
因此她才能在這份沒有愛的婚姻里,活得氣定神閑。
《知否》原著:賀弘文的綠茶表妹曹錦繡,攪合完明蘭的婚事后結局如何了?
逃不過賀老太太的五指山!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作為《知否》中出現最多的一句話,
劇中的每個父母也都確實在盡心盡力地為兒女謀劃。
不管林噙霜和小秦氏有多壞,面對墨蘭和顧廷偉時,也都懷揣著一副慈母心腸。
但是偏偏就有個例外,就是賀弘文的媽媽賀太太,
眼看著兒子就要娶妻生子,偏要讓自己的外甥女曹錦繡橫插一腳,
攪合黃了明蘭和賀弘文的婚事。
賀太太的娘家是賀家甩也甩不掉的麻煩,
她腦子拎不清,覺得兒子娶個外甥女有什麼大不了的,
甚至這樣還更方便她接濟娘家,
但是賀老太太可不允許自己的寶貝孫子,一輩子都折在這麼一個女人身上。
當賀老爺從太醫院告老還鄉,準備和賀老太太回老家養老,
臨行前賀老太太就把話跟賀太太和曹錦繡挑明了。
已經給弘哥兒相看好了人家,不用多久就會成婚了,
未來兩人一定會相敬如賓,共同支撐起賀家的門楣。
至于曹錦繡,她和賀太太之間必須有一個要跟他們一起回老家。
這樣一來,無論是誰離開,都對賀弘文媳婦兒十分有利,
如果回去的是賀弘文的母親,那沒有了這個拉偏架的婆母,
她捏死曹錦繡就像捏死一只螞蟻一樣簡單,
如果回去的是曹錦繡,那就更簡單了,只需要伺候這個病重的婆婆就行。
最終賀弘文的媽跟著回了老家,曹錦繡的日子也就全仰仗了賀弘文的大娘子,
賀夫人剛開始還對曹錦繡客客氣氣的,卻沒想到她越來越過分。
甚至還往賀弘文的床上扔了個懷了孩子的女人,妄圖裝成賀弘文的骨肉,
這件事被賀夫人戳穿之后,她被狠狠的罰了一頓。
賀弘文看慣了她哭哭啼啼那一套,任賀夫人怎麼罰都毫不動容,
賀夫人自然也就下了狠手。
賀弘文他媽死了之后,曹錦繡徹底沒了依靠,就想穿著清涼地勾引賀弘文,
誰知道賀弘文完全不為所動,還放任賀夫人教訓曹錦繡,
最后被扔到了庵堂里,自生自滅了。
曹錦繡攪黃了明蘭和賀弘文的婚事,最終成就了顧廷燁,
賀老太太知道糾纏沒有用,立馬就找起了新的孫媳婦,
還給膝下空空的明蘭,送去了一本專治婦人病的冊子,
顧家和盛家都今時不同往日,雖然結親不成,
但依然讓兩家都念著賀家的好,真真是個手段高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