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中,盛家大房是富商,為啥還沒盛纮一個五品官的家大?
宥陽是盛家的老家,是世世代代盤踞的地界。
盛家雖然是商賈出身,但盛纮這一房卻在探花郎那一輩走上了仕途。
盛老太公,也就是盛纮的祖父,探花郎的父親,
在自家兒子高中探花的時候,帶著世代經商的銀票,
以及當時祖墳冒青煙的威望,在寸土寸金的京城,買了一處四五進的大宅子。
明蘭是穿越來的,在她看來,
那會兒京城里靠近皇城邊房子的價格,不比現如今的便宜。
盛家宅子的地段屬于中等偏上,一邊靠著讀書人聚集的臨清坊,
一邊又臨著豪門權貴的住宅區。如果不是有探花郎的功名在,
光有錢沒有地位,根本買不了這樣的房子。
探花郎迎娶侯府嫡女的事一定,
盛老太公趕忙又買下了位于宅邸后方的一處園子,前后打通連成一片。
盛纮剛回京任職時,官位不高,但盛家的宅院卻是獨一份。
和盛纮同級的官員中,大多都是家境一般,靠著科舉入仕的同僚,
根本買不起那麼大的宅院。盛纮也就成了小官中,少有的住大房子的人。
古代的官員買賣產業,都有專人監督。
凡是來歷不明的銀錢,通通會被查抄。
盛家在京城的宅子并不是盛纮買的,而且盛家本身就有祖產,
又有探花郎和侯府嫡女的加持,買所中等水平的宅院還是可以的。
反觀宥陽大房家的房子。宥陽自然比不上京城富庶,縱然大房家是富商,
但當地的經濟條件跟不上,再有錢也買不到盛纮家那樣的房子。
大房的盛維繼承了家業之后,把盛家的祖產經營的風生水起。
盛纮日常打點之類的花銷,盛家大房出了不少。
盛老太太對大房家有恩,盛維對盛纮從不吝嗇,
也正是有了大房家的經濟支持,盛纮才能在官場混的風生水起。
大房家嫡長子長梧的婚事,都以及官位,是盛纮和老太太幫忙操持的。
大房和二房關系一直很親近。但宥陽可不止盛家大房這一家,還有盛家三房在。
盛老大經商,盛老二從政,只有這盛老三文不成武不就,只會在家混吃等死。
三房一家總在大房處不要臉的蹭吃蹭喝,盛維他們壓根不敢露富。
若是被三房知道了大房家的家底,那怕是會被賴上一輩子吧!
祖母教養林噙霜的時候,都教了點啥?林噙霜的兩件衣服說明一切。
雖然祖母和探花郎唯一的嫡子早夭,但祖母卻撫養過4個孩子,
除了已知的明蘭華蘭,以及盛纮外,祖母其實還撫養過林噙霜。
林氏的母親和祖母是在閨中認識的,但交情不深,只是能說得上幾句話。
林家被抄家的時候,林小娘被送來了盛府,托付給了老太太。
祖母是菩薩心腸,林噙霜又是個女娃娃,于是便將林小娘養在了自己跟前。
劇中,林噙霜和盛纮的初見,是她跟著老太太做針線活的時候。
祖母出身侯府,她能教給林氏的,
一定是儀態規范、看賬理事這些當家主母的必修課,
而林噙霜也的的確確得到了祖母的「真傳」。
衛小娘難產去世前,一直是林氏把持著盛家的內宅,
當時還讓王若弗成了整個揚州的笑話。
在林小娘操持家務期間,事事周到,絲毫沒有讓王若弗或是老太太挑出過錯來。克扣衛小娘的份例,也是她有意針對衛恕意,并不是她的能力問題。
不然以王若弗的性格,早就借機打壓林小娘了。
林噙霜作為盛家的小妾,日常生活除了攏住盛纮的心之外,
便是教導長楓和墨蘭了。
首次科考當天,林噙霜送長楓進貢院,以及接長楓出貢院時,
林氏穿的都是鮭魚紅色的這件褙子,
和她往日鮮艷靚麗的紅色系衣服截然不同,而在考場外的這兩次中,
林小娘還梳起了鬢邊了兩縷碎發,不再是勾引盛纮時的「勾欄樣式」。
孔嬤嬤處罰盛家三蘭時,林噙霜也到了現場。
當時的林氏,穿的依然不是紅色衣裙,而是十分得體的淡紫色褙子。
孔嬤嬤是宮中女官,又在京城的豪門圈大有威望,
見這樣的人物,自然也不能擺出平時那套拿不上台面的做派。
林小娘曾經也是書香門第出身,加上祖母的教導,
她一直都知道什麼是「名門夫人」應有的做派。
只不過在她看來,生活在盛家,
最要緊的是拿捏盛纮,而不是講究儀態裝束,這些她認為不切實際的東西。
王若弗雖然性格火爆,但她自小在王家,學的全是如何做一位合格主母,
如何操持家事。林氏的這些下作手段,哪怕王若弗摸清了,她也絕不會照樣干。她的教養、身份,都不允許她這麼做。
明蘭華蘭都是自家人人稱贊的「主母」,
盛纮最終也在仕途上,闖出了自己的路,
而林氏卻白白浪費了在祖母身邊學習的大好機會。
祖母的4個「孩子」中,屬她最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