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皇后被冤「推了熹娘娘」開始,《甄嬛傳》的劇情開始變得詭異。
按說,皇后和甄嬛是后宮中兩位權力最高的妃嬪,她們分屬兩個陣營,應該是「此消彼長」的關系。
然而,事實上,皇后倒台,甄嬛的日子也并沒有變得好過,反而倒霉事不斷。
先是準格爾率大軍來犯,皇上派果郡王上戰場,浣碧哭唧唧求甄嬛幫忙。
之后,摩格看上了甄嬛,皇上佯裝要把她獻出去。
最后,果郡王去追喜轎,暴露了他對甄嬛的感情,被皇上派去關外三年!
這一切,難道只是巧合嗎?
還是有人隱藏在暗處,把皇后和甄嬛「打包」算計進去了呢?
這個人到底是誰?
01、「有人」到底是什麼人?
《甄嬛傳》第71集:張廷玉私下見皇上時提到:「臣最近聽說,宮內流言四起,原本有很多孩子,都死在皇后手中。」
像皇后殘害子嗣這樣的事情,說到底是丑事,怎麼會弄得前朝老臣都知道,張廷玉到底是聽誰說的這些事兒?
《甄嬛傳》第72集:摩格和甄嬛對話的時候,夏刈躲在暗處監視。之后,他報告皇上:「奴才已經按照皇上的吩咐查過了,確有此事!」
這說明,早在摩格和甄嬛見面之前,皇上就已經聽聞了甄嬛和果郡王的事兒。
那麼,皇上是聽誰說的?
《甄嬛傳》第73集:果郡王為阻攔皇上「獻甄嬛」,闖進大殿。
皇上大發雷霆:「若非你今日貿然闖殿,朕萬不敢相信旁人所言,說你二人在宮外私會!」
在皇上和夏刈又一次私下聊天的時候,說:摩格極力袒護甄嬛,否認甄嬛和果郡王有私情。
那這個「旁人」又是誰?
想要弄清這個躲在暗處的人的身份,我們可以反推:皇后倒台,最大的受益者除了甄嬛還有誰?
讓皇上對甄嬛和果郡王之間的關系起疑,從中能獲得好處的又是誰?
當我們仔細分析這兩個問題,會發現,有一個人浮出了水面,他就是——四阿哥弘歷!
02、不謀而合
皇后被冤「撞了熹娘娘」之后,甄嬛在佛堂為逝去的孩子祈福。
槿汐提示甄嬛,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皇上并沒有嚴懲皇后。
經槿汐提示,甄嬛想到了三阿哥:「要連根拔起,咱們就得讓他無依無靠。」
正在這時,四阿哥來給甄嬛送經幡。
甄嬛只是試探地說了一句:「三阿哥是皇后撫養的兒子。如今皇后被責,你也要與他少來往。」
沒想到,四阿哥十分上道:「三阿哥與皇額娘互相依靠,唇齒相依,兒臣明白。」
聽聞四阿哥這樣說,甄嬛才委婉地給他派了任務:「有三阿哥一天,皇后就多重依靠。」
以往,我們站在甄嬛的角度來看,覺得四阿哥這個孩子真好用!
他領悟力和執行力俱佳,甄嬛稍一點撥,他就直接把三阿哥「送走了」。(送給八叔當兒子)
其實,甄嬛母子這次干掉三阿哥的行動之所以「快、準、狠」還有另外一個可能:四阿哥早就想除三阿哥了。
他在等一個機會,等甄嬛給他派任務的機會。
只有這樣,他才能在除掉三阿哥這個「絆腳石」的同時,不至于暴露自身的野心和狠心,不至于激發甄嬛的警惕心。
03、天時地利人和
四阿哥害甄嬛,有其「天時」。
皇后倒台,甄嬛雖然是勝利者、受益者,但是,在此過程中,她和她的團隊也元氣大傷。
好不容易把皇后斗垮了,甄嬛和她的團隊成員都太想休息、放松一下。
這個時候,四阿哥出手,最不容易被發現,也最容易成功。
作為甄嬛的「兒子」,四阿哥經常出入永壽宮,來往間,偶然間聽聞甄嬛和槿汐、浣碧的一半句對話,從而對甄嬛與果郡王的關系產生懷疑也很有可能。
這是四阿哥借由「果郡王」來克制甄嬛的「地利」優勢。
最后,四阿哥是最有動機害甄嬛的人。
他倒是未必想要讓甄嬛去死,也未必要坐實了甄嬛和果郡王之間有什麼。
他只是想讓皇上生出疑影。
如此一來,六阿哥的身份就會變得撲朔迷離。
皇室血脈,不容玷污。
皇上怎麼會讓一個有可能不是自己親兒子的皇子繼承皇位呢?
三阿哥被「送走了」,五阿哥身體不好,不能擔當大任,六阿哥血脈不純……
如此一來,四阿哥就會成為最有希望登上權力之巔的人!
所以,張廷玉所說的,「有人」說皇后傷害宮中孩子以及皇上所說的「旁人」傳的流言,說的都是同一個人,那就是四阿哥!
當然,他一個皇子,親自傳流言、扯閑話是有失身份的。
但他身后還有富察氏呢,還有這些年他締結的人脈和資源呢,利用這些人脈和資源到皇上那里吹吹風也不難辦到!
04、認輸
甄嬛是否知道四阿哥在她背后動的這些手腳?
剛開始是不知道的。
事發突然,又涉及到她和果郡王的之間的舊事,甄嬛應接不暇。
但是冷靜下來之后,甄嬛應該是有所領悟的。
皇后倒台之前,四阿哥總是去給甄嬛請安,儼然一個「大孝子」。
皇上對甄嬛和果郡王產生懷疑之后,四阿哥就再也沒去主動看甄嬛。
他們唯一一次在養心殿門口碰到時,甄嬛神情恍惚,而四阿哥也沒有多說話。
後來,果郡王去駐守邊關,一去三年。
再之后,果郡王回京,被賜死……
甄嬛被害到如此程度,果郡王也被害死,這對四阿哥來說到底是心愿得償還是始料未及呢?
我們不得而知,甄嬛也一樣!
但也正是因為不得而知,摸不清對方底線,這才可怕!
因此,果郡王死后,甄嬛對四阿哥服軟了。
她親自去看望四阿哥,而且,手中還牽著六阿哥弘曕!
這次見面,甄嬛有兩句話很關鍵:
「額娘剛見你的時候,你還小,在圓明園中沒人照顧。額娘一直很愧疚,沒有早日把你接到宮中來。」(打感情牌)
「弘曕和靈犀還年幼,額娘的指望都在你身上了。」(六阿哥年幼,我最看重的是你!)
領會了甄嬛意思的四阿哥,終于不再把甄嬛和六阿哥當宿敵,又去永壽宮請安了。
當他把自己被封寶親王的消息告訴甄嬛,順便試探:「可是,六弟還沒有被封親王!」
甄嬛是這樣回應的:「六弟還小,而且,我希望他的親王由你來封。你若懂額娘的意思,自然知道該怎麼做。」
這句話相當于明明白白地告訴四阿哥,弘曕是不會跟他搶皇位的!
四阿哥聽了之后,又驚又喜!
05、最優選項
為什麼甄嬛不讓自己的兒子當皇帝,反而支持四阿哥呢?
有人說:因為甄嬛道德感強,不忍心讓果郡王的孩子來繼承皇位,那樣就太對不起皇上了!
這個原因也許有,但不是最重要的。
甄嬛支持四阿哥最重要的原因是:對她和弘曕而言,這是最優選項!
從送走三阿哥,到送走果郡王,再到差點把甄嬛也送走,四阿哥的手段太厲害了!
他是天生的帝王!
雖然甄嬛也不差,但她到底是個后宮婦人,母家也沒有兄弟,父親做著一個官銜不大的閑職,自己的親生兒子又小。
就算勉為其難讓六阿哥坐上皇位,她在前朝有可用的人嗎?
以四阿哥的心智和手段,他會饒得了他們母子嗎?
更何況,四阿哥手里還攥著「六阿哥身世」這樣一張牌,把他逼急了,甄嬛和孩子們都沒什麼好果子吃!
基于此,對四阿哥服軟,是甄嬛唯一可走的路。
而這「服軟」的姿態越早表現出來,越是摻雜感情因素,甄嬛的處境反而越沒那麼被動。
正因為參透了這一層,甄嬛才以退為進,力薦弘歷。
然而,即便這樣,登上皇位的弘歷還是不放心,用「鄭伯克段于鄢」的故事引誘甄嬛說出「將弘曕入嗣果親王一脈」的主意。
心愿達成之后,弘歷笑臉盈盈,依然一副人畜無害的「小白兔」樣子。
而27歲的甄嬛卻不得不承認:新一代的帝王成長起來了,她的時代已經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