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結婚之后,想要過得好,除了與丈夫恩愛,還有就是看一下自己帶過來的「嫁妝」。這種關系到你在娘家待遇如何,越受重視給的東西越多。
《知否知否》中幾個蘭結婚時,關于嫁妝,都是會鬧出一波「不小動靜」。除了爹爹給的東西之外,還有就是媽媽給的。
相對來講,林噙霜手頭上最沒有東西,這也就是解釋,為什麼她總「惦記」人家大娘子和老太太東西。
幸虧盛竑別的不靠譜,這點羞恥心,還是有的。否則這事,真的會成為大笑話。
而在置辦嫁妝工程中,才發現原來盛家老太太才是最大財主。這里頭錢不光當初嫁過來帶過來十里紅妝,還有自己這些年理財得到錢財。
1
古代女子結婚都會有十里紅妝,盛家老太太也是如此,雖然小說中沒有明說,但是參考海氏也能想象的出來。
當初出嫁時可是侯府小姐,娘家也沒有虧待于她。置辦這些嫁妝,就是希望她過得好一些,可惜所托非人呀!
好在這些嫁妝算是在老太太手里下留下了,也幸虧這些,才在盛家落難時,度過最艱難時期。
像盛竑讀書、考試、娶媳婦等,都是老太太前后打點,還賣莊子、賣東西給他弄。大房落難時,也是老太太出錢。
等到這些困難時刻過去后,他們又「彌補」老太太,像盛竑日后也買了一些田地還給老太太。
至于大房做生意時,也給了老太太一些股份,每年定期給她錢。長時間累計下去,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老太太也沒有藏私,幾個孫女結婚時,老太太都給了一筆財富。除了銀子之外,就是首飾,算是給她們一個保障。
當然墨蘭這邊給的少,不過想想看也能夠明白,畢竟做出那些事,不給也沒事。
當然她的大部分東西,都是給了明蘭。這麼給主要是考慮到明蘭是庶出之女,如果不多給錢,怕她在顧家站不穩腳跟。
2
古代對于女兒出嫁都是很講究,有些母親恨不能把家里所有東西,都給陪嫁過去。
像小秦氏就要把顧家壓箱底東西,給閨女陪嫁。至于華蘭婆婆更是不要臉,竟然動起來華蘭嫁妝。
袁老爺鐵青著一張臉,指著自己站在下首的袁夫人抖個不停:「你你,你,虧你想的出?!居然想著拿兒媳婦的嫁妝去貼補纓兒!你昏了頭了!」
袁夫人看了眼一旁的袁紹,臉皮扯不下來,倔聲道:「她嫁進來便是我家的人了!什麼嫁妝不嫁妝的,什麼都姓了袁了!婆婆說要,她就該老實的送上來,居然還有臉向男人告狀?!什麼家教?!
盛竑雖然沒有給明蘭多少錢,但是私底下倒是讓王大娘子多給錢。在他看來這門婚事本來就是明蘭吃虧,是人家如蘭欠明蘭,當娘給給「補償」。
并且囑咐老太太給多少東西,王大娘子都不許管。
過去閨女陪嫁東西,大頭是母親給的,但是明蘭情況特殊,沒有母親支持。老太太則充當這份責任。
只能說愛女之心,圈圈可知,明蘭遇到祖母,真是她這輩子最大幸運。
現在也是如此,何超盈大婚時,看梁安琪給置辦東西,夠普通人幾輩子用不完的。
3
這次明蘭要是不結婚,大家都不知道原來老太太這麼有錢。認真來講,就是早年嫁妝是壓箱底,加上后期認真經營,錢不但沒有縮減,反而漲了不少。
人家有沒有亂花,每天過著節省日子,以至于盛府其他人都以為她沒錢。
林噙霜就是如此,所以才對讓墨蘭跟著老太太沒有那麼熱衷,等到反應過來人家有錢時,早就晚了。
就老太太性格,說什麼都不會給林噙霜和墨蘭錢,她們不配。
……這莊子在白通河京郊,里外算起來約有五六百畝良田,莊頭便是你崔媽媽的老頭子,那兩口子我瞧著算實誠,到時候一概與你陪嫁了去。田莊旁還有一座小山林,雖不大,風水卻不錯,兩年前我一道買了下來,叫老崔頭的幾個小子打理著種些果數。」
「還有金陵和老家那兒的幾爿鋪子店面,由你大伯照看著,還有幾宗買賣的股息……」
小結
只能說有錢就是好,怪不得老太太不怎麼指望盛竑,可能在她心中這錢比這個白的來兒子重要的多,雖然這話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