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否中大家對于豪門主婦,可能會有一種新的認知,看似只是女眷,可是關鍵時刻卻能左右家族未來發展。
就像明蘭、張大娘子、海氏就是最好例子,這種娶了才是興家之道,反正男人根本不用擔心家中。
當然也有失敗的人,像賀弘文他媽,余嫣然繼母,小秦氏等,這種老婆往小了說就是家宅不寧,往大了說就是斷了男人前程。
為了長遠考慮,屬于能休就休,否則搞不好家就沒了。看看余嫣然繼母,就是一個很明顯例子,幸虧針對是明蘭和顧廷燁,要是碰到別人,非要把余家給「掀翻」了不可。
上一輩也有不可靠,像余嫣然祖母,這個老太太也是好命,有一個·給力老頭。看看嫣然那個性格,遇到事動不動就會哭哭滴滴,一看就是祖母教的。
這種屬于沒有擔當,耳朵根子軟,別人說啥就是啥。好在運道還不錯,好歹沒有惹出來天大麻煩。
相對于王家老太太,這位算是好的了,看看人家那位,混的才是失敗。不光毀掉了王家大好前程,三個孩子跟她都有矛盾。
說起來這個老太太,看著精明能干,其實就是蠢貨。王家最后,就是毀在她手中,怪不得別人。
1
王家後來出了那麼多風波,認真來講就是出在康姨媽身上,不光禍害婆家、妹妹婆家,還禍害自己娘家。
要是明蘭、張氏、海氏,碰到這種女兒,早就嚴懲。可是看看王老婦人怎麼做,就是舍不得打、舍不得罵,任由她胡作非為。
不但舍不得動手教訓,每次大閨女惹出來大禍,還要替她收拾「爛攤子」。
就連她設計給人家盛家老太太下毒手,都想辦法「撈人」,看她在盛家做派,就是老奸巨猾。
小編有時候都想,如果是一個男人,絕對在官場混的不錯。可惜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大女兒身上,其他都不管,最終搞砸一切。
抓住盛竑看重名利弱點,對于老太太感情不深,就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最關鍵是這個老太太真的是敢賭,為了撈出大女兒,不惜把小女兒也要「拖下水」。
小編都想要說,王大娘子碰到這樣好媽媽,真是倒了八輩子霉!幸虧從小寄養在親戚家中,要是跟著她學,盛家后宅就沒完沒了!
搞不懂為了一個大女兒,非要堵上王家一切,值得嗎?怪不得女的不容易成事,就是太過看重親情,做事沒有理智。
2
古代說的好,慣子如殺子,這話一點沒毛病。為了康姨媽,他不惜得罪小女兒和外孫,差點毀掉和盛家情誼。
這不過是這些年發生在康姨媽身邊的「小事」,她為什麼敢這麼為所欲為,還不是因為母親給她在后面「撐腰」。
就像長柏說的那句話,為了給康姨媽「收拾爛攤子」,舅舅不知道給多少人磕頭作揖。你以為他愿意這麼做,還不是王老婦人給逼著,如果不是王家舅舅是孝子,她敢這麼做嗎?
代價就是王家舅舅前程上不來,否則不比盛竑官職要高呀!
除此之外,她還讓自己親孫子娶了康姨媽閨女康元兒,就是娶回來一個祖宗,還想要對人家婆婆下手。
電視劇康姨媽被顧廷燁給殺死,為了給女兒報仇,王老婦人有逼著兒子戰隊「太后」,非要跟著叛軍一伙。
到了大結局,王家被皇上下令 抄家,王家舅舅被流放,王家老太爺牌位要從太廟中「移出來」。好好一個汴京大家族,就這樣給干沒了,這個老太太真是牛逼!
小結
教育孩子可別學王家老太太,否則不單是禍害自己家里,而且還是禍害別人家。鬧得最后結局,剩下個孩子,心中還恨她。
王家舅舅被流放,心中不怨她,干嘛非要攪和 到黨爭。王家大娘子恨她偏心,以后都不一定去看她。
知否中說豪門貴族中主母當得最差勁,王家老太天應該是最厲害,看著十分精明,就是一個「敗家玩意」。